心靈之窗:愛心沒有目的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女兒到寧波去讀大學的事,成了這個家庭一個月來爭論不休的話題,原因是錢。讀四年大學,學費加上生活費,就是10萬元。10萬元對於少數富裕者來說,不成問題,對於這樣一個家庭來說,卻是一個天文數字。兩夫妻的工資每月加起來只有1000元,如果供女兒上大學,他們的生活也會發生困難。而用這10萬元,開個小店倒可以賺些錢回來。
困難歸困難,父母仍是明理的,他們最終認為書還是要讀,這樣就有一個盼頭,也許女兒以後找一份好工作,可以賺回來。
於是,父母答應女兒,他們幫她籌錢,但債務以後一起還。他們還沒有籌齊錢,離開學只有一個月了,第一期要交的25000元也還沒有著落。一家人愁眉苦臉,無計可施。
但是,有一天,一位年輕人送來一筆錢,一共是3萬元。父母親都不認識,問他是不是送錯了。年輕人報出了他們女兒的名字,說自己是她的初中同學。
錢留下了。女兒回來後,說他的確是初中時候的同學,但相互交往並不多,聽說他是一家摩托車修理店的老板,這些年賺了不少錢。他為什麼要送那麼多錢,她不明白。
父母親更覺得不安,覺得這錢的背後,他還有什麼目的。別是這年輕人有什麼企圖,他看上了女兒的美麗,想用錢籠絡她,然後讓女兒感激他……
最後,他們討論認為,這錢不能收。第二天,他們找到了那家修理鋪,把錢送還給他。
年輕人說:“你們正等著用錢,還是拿著吧。”一家人除了感謝,堅持不收。
年輕人最後說:“那就算我借給你的吧。”他們仍是堅持不要。回來後,一家人松了一口氣。
但令人意料不到的是,這位年輕人在兩個月後死了,死於白血病。他有100多萬財產,對所有財產在公證遺書中都作了處理,其中一筆30000元就是捐助給他們的女兒的,立遺書的時間是六個月前。
一家人終於被感動了,原來他沒有什麼目的,一個知道自己只有兩個月壽命的人,還能有什麼目的。
我們害怕被欺騙,總是喜歡探究原因,明白最後的目的,可惟獨愛心它不需要任何理由,也沒有什麼企圖,但我們恰恰不敢相信。
發稿:2002年4月13日 更新:2002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