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夫:漢文化的墮落與悲哀(下)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野夫
辛亥之後,漢語文又借白話文浪潮復興於一時,但新聞與言論卻在內爭內戰中被當作政治武器來操縱,這種控制愈演愈烈,以至到了文革之時的一支筆,一個聲音。
在這場民族浩劫中,文字獄已太平常!使用漢語文寫文章或說話的人有罪,是現行犯;鉆進故紙堆中一言不發、一字不著的讀者更有罪!是思想罪,是靈魂深處不革命之罪!是歷史罪!是種種罪!歸根結底一句話:知識有罪!
流氓們已不厭足於鉗口與止言,他們要控制中國每一個下層民眾的靈魂與思想,為了愚弄與攝心術的需要,他們瘋狂地焚毀民族典籍,因為這些歷史鏡鑒照出了他們遮羞布下的真面目!他們已不滿足於塗改近代史,更要修改五千年的民族史,為自己兇殘而奸邪的言行服務。
這個時期的漢語文,已是個集天下邪惡於一身的巫女,被流氓們肆意輪奸之後,或刀架在頸上逼其自辱,山呼萬歲,或投入火坑,付之一炬。民眾不僅沒有使用漢語文的自由,連思想自由的陣地也被插滿紅旗。有人誇贊文革之時,稱其路不拾遺,不知這位知否:當時的中國人(當勢者與獲利者除外)連無形的思想都被奪走,還有何可遺之物?
在他們制定的漢語文使用規則中,孩子們從幾歲起,就要學習喊萬歲,學習在日記、作文中編造謊言,以求獲得老師的獎賞與青睞,學習向老師、上級、幹部們歌功頌德,以拍馬編造的水平,來得到錄取深造的機會。
一旦升入大學,不僅歌頌與吹拍之術不能懈於練習,巔到黑白、弄虛作假的技術更要精進,起碼要有一加一等於八的算術讓上下級學友心儀。
如果可以做到將謊話說得大義凜然,令對手心虛臉紅的境界,就有希望參加辯論賽,在全世界面前用抑揚頓錯的聲調、流利清晰的口齒、慷慨激昂的作派,輔以斷章取義、牽強附會的手法和顛倒黑白、子虛烏有的事例與數據擊敗反方對手,驗證安全套與校園愛情之因果。
如此則既秉承知識分子憂國憂民之傳統,又一展今日漢語言百變千幻、出爾反爾之犀利風采,方不負男兒十載寒窗,當官報國的鴻鵠之志。
畢業之後,或為上級的數字、政績添油加醋;或做虛假廣告騙取百姓錢財;或徇私買放或篡改法律條文、案卷,為落網貪官出罪;或騙取銀行貸款,蛀空企業;或將學到的生物、醫學、物理知識在公民身上做酷刑試驗;或在網上對憂國之士汙言穢語圍攻辱罵;或將一灘灘鮮血用墨水塗成灰色,將人禍說成天災,將殺人魔鬼美化為慈父;或為暴君酷吏們洗刷,用鱷魚的眼淚遮掩餓鬼的呼號;或為漢奸文學助威叫好,把屠夫與羔羊並列,讓我們與侵略者兄弟血濃,“相逢一笑泯恩仇”;或將失業美曰休假,將農奴稱作主人;或在媒體上制造光明繁榮之假象,叫吃不起稀湯的饑民去買肉,叫失學兒童進貴族學校……!
如果你泯滅人性,遵循他們制定的漢語文使用規則,在享用百姓脂血的歡宴上鼓竽吹笙,便可分一杯殘羹,獲頒繼承民族文化的美號。
如果你師授不出此門,又不守泯滅良心、歌功頌德的守則,一味要講真話,那怕事實、證據昭昭在目,也難逃割喉、系獄之災,或橫死酷刑酷吏之手的惡運。
在歷代統治者的高壓與輪奸之下,漢語文迅速膨脹與歧化,形成了今天龐大雜亂的字庫,以適應屈筆之需要。文字已不再是記錄歷史與情感真相的工具,已淪落為歪曲事實,玩弄殺人遊戲的幫兇。文章由詞藻、概念、主義或虛假的數據與事實堆砌;詩歌晦澀而不知所雲,仿佛職業妓女的叫床聲,技巧熟練而不真實。已完全背離詩言志,言為心聲的初衷,成了乞食或邀寵的玩意。
這些文字遊戲的產物與貪官們臺上激昂的反腐報告一樣,充斥著假、大、空的貨色,都是一堆大眾耳熟的套話,只需聽音辯色,不計較其內容,已對其“精神”嘴臉看得入本三分了。
流風所及,連民歌民謠、日常用語都不能幸免。我們每日從屏幕上看到的民歌與童謠,有哪一首出自民間?連信天遊、花兒等民歌中,也被人強植入偉大與萬歲!
在這虛假肆虐的年代,人們連說真話或聽真話的知情權都沒有,何來人權與人格尊嚴?文化的昌盛與國家的富強,有希望麼?我們經歷了舉世無雙的民族災難,卻沒有一篇真摯沈痛的著作來反省,我們可以動員全民族來破壞與滅絕自己的傳統文化(這也是環宇珍聞),卻不敢或不許人揭露這可恥的一幕!面對流血的傷口、被蹂躪後青腫未消的肌體、沒有清算的筆筆血債、張狂肆虐的文革獲利集團、遍地的貧困工農,我們卻急著狂言:中國可以說“不”!
悲慘的漢語,悲哀的漢文!我曾拜倒在你的足下,為你驕傲與自豪: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字,最簡直明晰的文字,你有最豐富的營養與內涵,有最優美的音律,沒有哪種文字可以像你一樣組成格式音韻這樣整齊的詩篇…
但我今天卻不能不厭惡你,你的模糊與圓滑,晦澀與歧誤百出,令到在國際法律文書中不具有證據地位,一種被世界六分之一人口使用的語文,失去了國際信用。
看著你滿是汙垢的臉,聽著你虛假的聲音,我難道不該痛惜與追問:為什麼?
我走在大街上,聽著重復的謊言,用漢語;我從媒體中,看到最多的虛假報道,是用漢語文;我和身邊的人們,每天無奈地說出或發出一些虛假的信息,還是漢語文!
在深深的絕望中,我要痛喊一聲:我可愛的公主,是誰奪去了你的純潔與笑容?
發稿:2001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