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溫輝: 北洋軍閥政府自愧不如──新聞自由與新聞鉗制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溫輝 (香港《爭鳴》雜志主編)

清末民初,對新聞自由的禁制和反禁制連續不斷。

袁世凱在他執政的四年多,先後頒布了多種限制新聞自由的法令。1914年12月制定的《出版法》,比箝制輿論的《大清報律》更加嚴格。1912年全國有五百多家報刊,袁氏《出版法》出籠之後,大部份報刊因遭受封殺或不善經營而停刊,繼續出刊的只有一百多家。上海《時事新報》、長沙《大公報》、天津《民意報》等,都被扣上「言論激烈」「議論悖謬」「無端造謠」等罪名查封,編輯記者多人被捕甚至被害。袁世凱的獨裁統治和《出版法》的壓制輿論,遭到新聞出版界的強烈反對。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死後,對新聞出版的控制稍有松弛,到是年底,過去被封的和新辦的報刊紛紛復刊和創刊,全國報刊又達三百多家。

不過北洋軍閥政府並沒有開放言路。1917年6月張勛,率兵入京迫走總統黎元洪,在短命的復辟十二天內,就查封了北京十四家報社。其後段祺瑞政府因八家京報報道了政府向日借款的消息,就以違反《出版法》的罪名予以查封。北洋軍閥政府這些行徑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這時候,新聞界深感「結合報界」共同奮鬥的必要性,於是在1919年4月在上海成立了「中華民國全國報界聯合會」,通過「維護言論自由案」。與此同時,各地紛紛創辦地區性的新聞界團體,「爭取新聞自由」「要求政府勿任意幹涉報館」,是許多新聞團體共同奮鬥的目標。

爭取新聞自由關鍵性的一著,是打破加於自由的枷鎖。在當時,這副枷鎖就是袁氏《出版法》。對此,全國新聞界是有共識的。1922年10月北京七十二團體聯合發動了廢止惡法、保障言論出版自由的鬥爭,派出代表蔡元培等分赴總統府、國務院請願,強烈要求政府對《出版法》「順從民意,慨然廢止」。當時還成立了「言論自由期成會」,多次派代表向北京政府請願。

1925年6月,上海發生《東方雜志》因報道「五卅慘案」而被租界當局援引袁氏《出版法》判保二百元的事件。這事件引起新聞界極大憤慨。上海新聞出版界團體聯合聲明,表示抗議,並上書北京政府,要求廢除袁氏《出版法》。北京新聞文化界在中山公園召開「北京新聞界爭自由大同盟」大會,通過請求廢止《出版法》的呈文,並派代表分赴總統府、國務院請願。同時上書的還有上海公團聯合會。他們得到了全社會包括中國國民黨(發表宣言)、北京政府內一些要人(主張另訂《保護出版條例》)的同情和支持。這一系列的抗爭,迫使段祺瑞政府不得不於1926年1月宣布廢除袁氏《出版法》。

從1911到1926,即民國元年至民國十五年,史稱軍閥統治時期。何謂軍閥?即擁兵自重,自成派系、割據一方、稱王稱霸的軍人或軍人集團之謂也。當時從大袁世凱到後來的一個個小袁世凱,都是這樣的軍閥。從他們對待人民言論出版自由的態度看,這些軍閥是專制野蠻兇惡的。但是在他們的治下,畢竟還存在著民間報刊或稱非官方報刊,畢竟人民在受壓迫時還可以抗訴,畢竟還可以組織團體進行抗爭。比起不許民間辦報,不許人民有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結社自由、組黨自由的中共政權,究竟誰更專制、誰更野蠻、誰更兇惡、誰具有更高度的軍閥性?

當年限制新聞自由的袁氏惡法,北洋軍閥在人民的反對下終於廢除了,但現在香港限制市民自由的惡法(《公安條例》)雖然不得人心,萬眾聲討,卻死硬地不讓修改,特區政府背後專制主義者的超級軍閥相不是表露無遺了嗎?

如果我們把視線從新聞圈伸展開去,把「五四」對照一下「六四」,就更容易找到答案了。1919年的「五四」,北京學生舉行反政府大示威,火燒趙家樓(外次曹汝霖的公館),拳打章宗祥(駐日公使),政府不準軍警放一槍,抓了學生三十二人,三天後就釋放了。而「六四」,學生只動口,不動手,沒燒中南海一樓一堂,沒摑鄧小平李鵬一記耳光,卻遭坦克機槍屠殺,還有一大批人被捕、坐牢、被通緝……比諸中共政權的兇殘暴戾,是否大小北洋軍閥都應當自嘆不如、自愧不如?!


(轉載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