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困未成新虧國企又冒泡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10日訊】據中央社報道 中共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盛華仁今天坦承,舊的國有企業改革與脫困三年目標,還沒有全部成功,卻又出現一批新增虧損國企,到去年年底,大陸新增的虧損國有大中型企業約有兩千家。盛華仁坦承,大陸國有企業改革與脫困三年目標只是階段性成果,國企改革與發展中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
此外,國有企業管理落後、紀律松弛的現象仍然嚴重,重大安全生產事故時有發生;還有生產技術水平低,結構不合理,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發展後勁不足等情況。盛華仁表示,大陸國企進一步深化改革、調整結構發展任務仍相當繁重。
(中央社.廈門訊)隨著三通風潮甚囂塵上,臺灣許多產業也興起大膽西進的念頭,欣椿食品總經理謝明村以過來人的經驗表示,大陸市場雖然大,不過以目前時機來看,傳統產業仍不宜躁進。
在廈門已有十二年投資經驗的謝明村說,傳統產業如紡織、制鞋、皮革制品和食品加工等,考量遷廠到大陸時,最好盤算清楚,即使大陸勞工較臺灣便宜很多,但相對的管理也較不容易,而且臺商所需支付的勞工和管理成本,也比當地高出許多。謝明村認為,大陸勞工受限於共產黨教條,心未向著臺灣企業,觀念裏沒有「企業競爭」概念,大部份員工只想獲得多少,較不會想到付出多少。
發稿:2001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