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充斥中國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7日訊】據英國金融時報分析,當今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充斥中國,並已將過去共產主義的道德和正義一掃而空,如今在中國大陸社會中行善義舉,已經成為罕見之事,在物質主義橫行的社會中,金錢已經成為中國社會衡量一切的準則和價值。

隨著資本主義的入侵,一場新的“文化大革命”正在大陸如火如荼的展開。倫敦“金融時報”在一篇專文中說,物質主義和消費主義已在大陸建立起新的價值體系,金錢成為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

這篇報道說,淩亂的頭發、深鎖的眉頭配上眼角的皺紋,劉金溫(音)的憂慮眼神,透露著作為一個共產主義者在他臉上所刻劃的鑿痕。廿年前,劉金溫將共產主義信條發揮到淋漓盡致境界,堪與六○年代的解放軍英雄雷鋒並駕齊驅。

時過境遷,這位廿年前雷鋒的最後安居地竟是北京一處破棄的房舍,沒有任何的名氣,失去所有的尊敬。他的鄰居把他當瘋子,他僅有的兩個兒子也冷漠以對。

不過,劉金溫那種極端無私的荒唐行徑,只不過是要身體力行毛主席的信念“鬥私批修”。不願眼睜睜看著洪水受災戶的苦難,他不落人後地捐出兩萬人民幣;不忍心看著孩童們無法入學,在他慷慨解囊下,把六十名貧窮的鄉下學生送進大學;不希望人們冒著暴雨及大雪等著公車,他自費蓋了個遮雨棚。

他報之社會以寬大仁慈,社會卻沒有泉湧相報。劉金溫擁有的兩間小餐館遭到政府部門無情地拆除,沒有得到一毛賠償;他所幫助過的學生,不但沒有人感激回報,連向他噓寒問暖一聲都視為太過麻煩。“我的親戚與鄰居只會咒罵我,他們說我是「雷瘋子」,比雷鋒還瘋狂。”坐在一張不知縫縫補補多少次的床單上,劉金溫無奈地說著。

這是一個無法與時並進的人所感到的悲哀,劉金溫所處的社會,是一個充斥著物質主義,以錢來衡量一切事物之地。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消費主義,讓行動電話大廠易利信、諾基亞及摩托羅拉,或各類名牌服飾Gucci、Prada、CD蜂擁而入這個以往的共產主義天堂,劉金溫所服膺的儉約樸素及利他主義早以成為過眼雲煙。

站在知名跨國企業家,諸如比爾蓋茲面前,共產黨政府也只能黯然失色,所謂社會主義時代的“模範勞工”,已非尊敬的稱號而是諷刺用語。

“向雷鋒學習”早已被“向比爾蓋茲學習”取而代之,企業家成為人人稱羨的對象,一度登上富比士中國企業首富的華為科技總裁任正非還是前解放軍官員,資產凈額估計有五億美元。雞農出身的劉永好也是這個時代的新偶像,他創辦的希望集團是全中國最大的私營企業,他也是民生銀行的最大股東。

金錢正使傳統價值觀腐敗,一個最好例子就是潛逃至加拿大的廈門遠華案主嫌賴昌星,他以輕松遊走於官員及黑道間,玩弄數十億美元於股掌之中的風雲事跡,在大陸民眾間廣為流傳。一名北京居民說“他從貧農起家,像一只不起眼的麻雀,最後卻能像孔雀般燦爛地開屏,這一切都要歸因於他的機智及勇氣。”,他不平的說“他(賴昌星)犯了什麼錯?這年頭,誰不貪汙啊?”

老式共產主義所標榜的福利國家正被以金錢為中心的價值體系逐步侵蝕,以往將教育、撫恤、福利、養老等一肩挑的“單位制”,在國有企業經營不善的情況下逐漸名存實亡,使用者付費的觀念開始建立,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是替有支付能力的人服務的,而非忠誠的共產黨員。

改革開放雖造就了新富階級,但在大陸內地,年平均所得仍只有八百美元,更有九千萬人過著每日不到一美元的生活水平。坐在殘破的家中,劉金溫耳邊不斷傳來鄰近處長安俱樂部的歌舞喧嘩,面對自己的處境,這位“過氣雷鋒”除了感慨,還是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