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沿海地區浙江省發生大面積地面沈降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30日訊】據大紀元報導 浙江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29日透露,浙江大地從杭嘉湖平原到沿海地帶普遍存在著地面沈降的現象,其中嚴重地區如嘉興市區和寧波地區累計沈降量分別已達814毫米和350多毫米。浙江青年報30日報道,據該站總工程師朱川的解釋,浙江之所以會發生嚴重沈降,除了跟地面下有大面積的厚軟土層有關外,還因為近年來大量的地下水開采。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是嘉興開采地下水最為嚴重的時期,市區和郊區每年的開采量達到2800萬噸,而寧波在同樣時期地下水開采也不容忽視。
在這大片的沈降中,杭州卻比較幸運的不在其列。雖然據地質鉆探證實,現在的杭州市區和西湖在遠古時代曾是茫茫一片淺海灣,但歷經千年的滄海變化,現已為平陸的杭州地面下卻沒有形成厚軟土層,因此不容易發生沈降。另外由於杭州地區以前處於海區,杭城地下水為鹹水,無法用做生活飲用水,只能在工業上用做冷卻水,這就大大限制了地下水的抽取量,因此也就去除了一個引發地面沈降的原因。據測查,杭州地下水抽取量最多時為每年600萬噸,主要分布於祥符橋地區和南星橋地區。
不過,朱工說,杭州市沒有發生地面沈降的斷言僅僅只是憑經驗而言,並沒有科學的監測數據作後盾。因為杭州迄今為止還未建立地面沈降觀測設施,只是如果用現有的認識理論進行推斷,則杭州所具備地質條件可以保證不發生很嚴重的沈降。據悉,同樣沒有建立監測設施的還有處於溫黃平原內的一些地、市,而實際上這些地區的地面沈降已十分嚴重,估計累計沈降量已達600毫米。
地面沈降給人們帶來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它會引起成排水、排汙堵塞,建築物的牢固度、形狀等發生變化,並引起江河通航的困難……而它所引起的洪澇則更是人類的災難。朱工分析,嘉興地區總是受澇、定海總是受潮害,這都與地面沈降有關。
發稿:2000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