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大陸腐敗與反腐敗「雙豐收」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張國慶2000年,是中國司法向腐敗重拳出擊的一年,是中國司法深化改革的一年,也是中國司法加大執法力度的一年。今年3月8日,胡長清被處決;5月「陜西第一貪」周長青和「甘肅第一貪」徐光明被判處死刑;9月14日,成克傑被執行死刑,成為建國以來被處決的職位最高的腐敗分子;10月13日,「廣東第一貪」謝鶴亭伏法。僅今年頭8個月,檢察機關就查辦了貪汙賄賂案2.3萬件……2000年,中國掀起了廉政風暴!
據調查,「腐敗」已成為中國公眾最痛恨的現象。中國社科院的一次針對專家的問卷顯示,「腐敗」被認為是當今中國首位嚴重的社會問題。
●色情腐敗
今年腐敗案件的一大特點是色情腐敗現象嚴重。胡長清、李乘龍、孟慶平……
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官都栽倒在好色上。而成克傑為博得李平的歡心,利用職務之便,單獨或與其共同收受賄賂款物合計人民幣4109萬元。
有專家稱,官員的腐敗從婚外性關系始,這已成為中國官員腐敗的一個定律。
色情腐敗的層出不窮和愈演愈烈,與社會對領導幹部的情感生活註意和監督不夠有關。關註官員的「生活圈」,縮小官員們的隱私權,這是成克傑等案件留給我們的最現實、最重要的課題。令人欣喜的是,有關方面已經註意到這點。有消息說,幹部嫖娼已成為浙江紀檢熱點;據悉,今年前三個季度中,浙江省立案查處的縣處級幹部違紀案件,嫖娼是最突出的問題之一。1至9月,浙江省共查處縣處級嫖娼案件9件,數量比去年明顯上升。
●轉型期的腐敗
今年以來,從位至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成克傑到廣西壯族自治區紀委書記李恩潮,廣西諸多貪官紛紛落馬。
專家斷論:貧窮地區走向富裕的轉折關頭,往往正是腐敗滋生的時期。因為老百姓固然需要錢,貪官也不會滿足於清貧。而蛋糕就那麼大,貪官切去的多了,百姓所剩就少了。高級官員大片「腐爛」的現象令人深思。更值得警惕的是,西部開發是貧困地區發展的大好機遇,是貧困人口脫貧的難得機遇,但也可能成為大大小小貪官們大撈一把的絕佳「機遇」。
●嚴打行賄者
有專家指出,今年腐敗案件的一大特點是,受賄案多於貪汙案。當務之急是盡可能地完善我國有關受賄罪的刑事立法,加大對受賄犯罪的偵查、防範力度,降低受賄罪的起刑點,也即立案標準,與貪汙罪拉開距離,把受賄罪的立案標準從現行刑法的5000元人民幣再略有降低,與此相對應,受賄罪的重刑(指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適用標準也應降低,把打擊受賄罪這張法網編織得更加嚴密科學,使行為者望而卻步。同時,要加大對行賄者的打擊力度,對情節特別惡劣,並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應當將法定最高刑提高到死刑,懾於刑罰沒人敢行賄,受賄犯罪自然會受到遏制。
●權力需要約束
法學專家指出,官員權力沒有得到真正的制約是腐敗大案、要案層出的一個關鍵因素。安徽省個埠卷煙廠原廠長李福邦受賄案就是典型一例。李在被捕前是廠長又是黨委書記,同時他還是蚌埠煙草專賣局局長兼黨委書記、省煙草公司蚌埠分公司經理兼書記。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尉健行指出,目前一些行政審批運作中存在的弊端,成為有些領導幹部利用權力謀取私利的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講,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對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具有重要作用。在改革行政審批制度過程中,除了該取消的行政審批項目一定要取消外,對需要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可以運用市場機制來運作的,要通過招標、拍賣等市場手段來處理;對不能通過市場機制運作的項目,尤其是那些容易發生以權謀私、權錢交易項目的行政審批權力,必須進行合理分解,並加強相互之間的監督制約,防止少數人權力過份集中又缺乏內部監督、搞暗箱操作的弊端。遏制腐敗須分解行政審批權力,這已成為有識之士的共識。約束權力,減少直至消滅特權是下一階段反腐敗的一個重點。
●重拳出擊
「盛世也要用重典」。3月15日朱□基同志指出:反腐敗關鍵是法制!不僅要立法,而且要堅決地執法。
法學專家認為,在司法實踐中,保護腐敗犯罪分子的權利與保護國家利益、公民的合法權益的關系有時擺不正,法律缺乏統一性。近幾年來,不少腐敗犯罪分子有的是落不了法網,有的是從法網裏開溜,有的雖受制裁但僅傷皮毛,且在「有立功表現」的幌子下,對罪犯的懲處越來越輕。
20世紀80年代以前,貪汙受賄10余萬元而被判死刑的案件屢見不鮮,90年代貪汙幾十萬、上百萬的也不一定判死刑。當然,隨著經濟的發展,數額不應一成不變,但畢竟法定的數額幅度是定罪量刑最主要的依據。近年來有受賄982.2萬港幣、行賄120萬港幣且極度腐敗奢侈的人只被判處死緩的情形,有貪汙170萬美元、數百萬人民幣並使其親屬受賄、非法所得4000余萬元的人僅判無期徒刑的情形。至於貪汙受賄數萬元僅被判處緩刑的現象就更多了,而對腐敗犯罪分子適用沒收財產的卻寥寥無幾。這種不正常的客觀後果是:嚴重削弱了法律的威懾力,致使刑罰不能從根本上打掉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反貪專家認為,中國目前正處於腐敗現象的高發階段,其特點是大案要案多、窩案串案多、高幹腐敗多。有鑒於此,我們的反腐敗鬥爭也應加大力度,治貪用重典,反腐發狠招兒,既打蒼蠅,更打老虎,既要殺雞,更要殺猴,不管是誰,職位多高,只要淪為腐敗分子,就堅決嚴懲不貸。
●制度創新
兩會上,代表和委員在遏制腐敗問題上共識程度最高的一點就是:「還是要從制度上解決問題」。
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強調指出:懲治腐敗要多管齊下、標本兼治,要積極建立健全有效的監督機制,力戒政府行為的利益驅動,從機制上切斷權錢交易,加強對政府和國有企業工作人員的監督。要進一步實行政企徹底脫鉤、收支「兩條線」,根除小金庫,推行費改稅,認真實行公開、公正、公平的招投標和集中采購制度,政府財政要逐步向公共財政轉變,從源頭上清除滋生腐敗的土壤。
日前結束的全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會議傳來消息,中紀委、中組部、監察部、人事部、審計署等五部委從明年起將組織力量進行縣級以上黨政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試點,以從更高層次遏制腐敗,打擊經濟犯罪。今後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應在堅持搞好縣級以下黨政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的基礎上,積極推行縣級以上黨政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試點。為此,從明年起,中央五部委將選擇幾個省或副省級城市以及國務院的若幹部門,進行縣級以上黨政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試點。
●灰色收入觸電高壓線
對人們痛斥已久的「灰色收入」終於有了說法。日前,湖南省為徹底根治領導幹部「灰色收入」打出了一記重拳:「從今年10月1日起,黨政領導幹部仍違規收受禮金、有價證券和貴重物品不按規定登記、上交的,一律以貪汙論處。款額不滿1000元的,給予批評教育,責令寫出檢討,記入廉政檔案;款額在1000元以上不滿2000元的,一律給予黨紀、政紀處份;款額在2000元以上的,一律先行免職,再給予黨紀、政紀處份。」
湖南省紀委的一項調查表明,現在不少單位幹部的「灰色收入」已相當或超過工資收入,有些領導幹部的「灰色收入」甚至是工資收入的數倍以至十幾倍。各種跡象表明,領導幹部收受紅包禮金的問題不僅沒有從根本上得到遏制,而且還在暗中蔓延,數額越來越大。許多貪官都是從收受紅包禮金開始逐步滑入犯罪深淵的。
●輿論監督
在今年的幾起反腐敗行動中,新聞界起了很大作用。有鑒於此,安徽省最近正式啟動了新聞曝光案件追查制度。新聞曝光案件追查制度建構了媒體新聞監督與政府依法行政的互動渠道,在相當程度上淡化了行政法制監督可能存在的隨意性和領導批示可能凸現的人治色彩,將領導批示這種個人行為置換為行政監察部門和政府法制機構的行政行為,將在公共事務領域過份凸顯領導個人權威的傾向轉變為真正彰顯行政法治的公共權威,實現了針對曝光個案的行政法制監督的常規化和制度化。
●將反腐敗進行到底
如果說一個人的靈魂應包含善良、正直、快樂、美麗,那麼一個國家的靈魂應包含清廉、團結、向上。一個貪汙成風的國家,將會變成一個沒有靈魂、沒有思想的軀殼。反腐敗事關民族命運。
對此,江澤民總書記說:「為了保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為了教育、愛護和警醒廣大幹部,為了維護法紀的尊嚴,對敢於無視法紀、違法犯罪的幹部,必須用重典。不論是誰,不論職務多高,該受什麼處份就給什麼處份,該重判的堅決重判,決不手軟。」
監察部部長何勇最近指出,明年中國反腐敗將進一步加大力度、廣度和深度,中國政府決心將反腐敗進行到底!(大紀元)
發稿:2000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