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貪幹警的苦惱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22日訊】據檢察日報報導 陳希同、孟慶平、胡長清、成克傑……當一個個高級別的貪官被繩之以法時,人民群眾拍手稱快。然而,近些年,記者在基層檢察院了解到一些情況,專司反貪汙賄賂的檢察官向筆者道出了不少心中的苦惱。線索太多 人手太少
當案件線索太多,忙不過來時,他們苦惱。因為人手太少,很多舉報線索得不到及時查處,無法向人民群眾交待。
取證艱難 難於成案
當案件難以突破,關鍵證據難取時,他們苦惱。查辦貪汙賄賂案件比查辦一般的刑事案件難度更大。尤其是一對一的賄賂案件,如果承辦案件的檢察官偵查經驗不足,很容易搞成難於成案、令人尷尬的“夾生飯”。承擔反貪汙賄賂重任的檢察官經常為一些案件該怎樣突破犯罪嫌疑人的頑抗,或該如何取得關鍵證據、贓款贓物而苦思冥想,苦惱萬分。
說情不斷 幹擾辦案
當說情不斷,幹擾辦案時,他們苦惱。當檢察機關對這些涉嫌貪汙賄賂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進行立案偵查時,害怕“拔出蘿蔔帶出泥”的有關人員和犯罪嫌疑人的親朋好友立刻聞風而動,想方設法說情或幹擾辦案。辦案人員普遍反映不怕案情多復雜,就怕說情來幹擾。
經費不足 影響辦案
國家撥給的辦案經費不足,裝備落後,影響辦案。很多基層檢察院辦案經費嚴重不足,不少幹警出差辦案要自己先墊差旅費,筆者在采訪時經常看到幹警們拿出一疊疊不能按時報銷的發票,露出無奈的苦笑。
發稿:2000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