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见仁见智 > 杂谈随笔

传统名篇《陋室铭》赏析(图)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作者刘禹锡在区区八十一字内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借代类比等手法,而且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文的始终,语言错落有致,句式参差,文章一韵到底。

文章借助陋室说理,以抒情的笔调表明作者高洁的品格,事中见理,景中显情,把作者的闲情逸事,居室美景写得含蓄生动而意韵悠远。作者在文中不是以“君子”自我标榜,而是以君子的敬德修业律已,表现为一种对人生失意与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赞颂陋室埋下了伏笔。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浅,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作者匠心独具,构思奇妙。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几句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是作者对于道德品质高尚之士的生活总结。他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马上以青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仙活生活状态,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交朋识友,皆是同道高洁之士,抚琴研经,生活从容多滋味。远离嘈杂的音乐,远离伤神的公务,这种闲暇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这种既像隐士,又存在尘世的生活方式,是道德高尚之士羡慕的,也是凡夫俗子们向往的。

通过这几句的描写,作者让人们看到了一幅神仙的生活画卷,以及陋室主人雅致澹泊的生活情趣。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诸葛亮与杨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最后引用圣人之言作为结束语,暗含“君子居之”的意思,与上文“惟吾德馨”呼应,彻底否定了“陋”字。

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刘禹锡表达的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