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心灵甘露 > 省思感悟

“听话”也有学问--读“浮生行吟:听话”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文/周东岸

说话要有学问,不然嘴巴一大,不知说的是有根还是无据,不知听的人是有意还是无心,本想自我显示一番,却不知得罪了是贵人还是小人。这是“沉默是金”、“是非只因多开口”等众多至理名言所劝解的,这些还都好理解。

可是“听话”也有学问?竖着两耳,听到就听到了,没听到就没听到,这也有学问?

这就要看看作者方静的分解了。她说了两点:第一是要用心听,“在赞美的话语中听到鼓舞,在批评的言词中听到提醒,能理解弦外之音”。这让我想到俗语所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这实在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特征,著名的例子就有司马迁史笔喻褒贬。

第二是要“全面听;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唐太宗和魏征君臣论明君与昏君时魏征所言,其实这对我们普通人又如何不应该是“如雷贯耳”的警策呢?想想先贤们“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气象,真是应该珍惜这些圣贤留下的修身之道呀!

===========================
浮生行吟:听话

作者:方静

几乎已经成了例行公事,每一回,小侄子回来探视身为爷爷、奶奶的双亲,二老总要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听话,别让父母、老师生气!小孩子单纯直接、漫不经心,总是轻言寡信,常常在第一时间就慨然允诺,逗得一伙人呵呵大笑、开心不已......

说话,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艺术,大概没有人会反对。《圣经.箴言》中指出“一句话说得合宜,就如金苹果在银网子里。”那么,听话,也大有学问,既要“能听”又要“会听”,展现的是一种不凡的修养与智慧,应该也会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与赞同。

最了解言语艺术的所罗门王说:“言语多,就显出愚昧。”又说:“愚昧人若静默不言,也可算为智慧;闭口不说,也可算为聪明。”可见说话合宜不容易,不当说话的时候能不说话更难。而在这个标榜自我、展现自我的时代,许多人自以为是、好为人师,一开口便夸夸其谈、欲罢不能,因此,能“听话”、会“听话”,更属百里挑一、难能可贵了。

那么,要如何才算是能“听话”、会“听话”呢?首先是用心听:“我们天生以为自己有耳朵会听,但用心听、用脑子听,和只用耳朵听,差别很大。”卡内基训练大中华区负责人黑幼龙这么诠释。当别人在说话时,不插嘴、不妄断,在赞美的话语中听到鼓舞,在批评的言词中听到提醒,能理解弦外之音、言外之意,像这样才算是听话。

第二是全面听: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唐太宗和魏征论明君与昏君的故事,关键就在这里──“兼听广纳,慎终如始,则善矣。”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如果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另外,“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才可免于偏颇、独断。

雨后的夏夜,充满清凉、舒适的气息。吃过饭,也用过点心,父母亲和小侄子,又再度忠实的演出“听话”的剧情,两造都信手拈来、驾轻就熟,为这假日的天伦欢聚增添不少乐趣。一旁的我,私下斟酌着──关于“听话”这一课,要学习的,还多着呢!

(“浮生行吟:向左走向右走” 原载《大纪元》,http://www.epochtimes.com/gb/13/5/25/n38794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