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二十四孝”故事(下)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梅溪子

【明心网】(14)扇枕温衾  
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表而异之。
冬月温衾暖,炎天扇枕凉,儿童知子职,自古一黄香。
敬亲扇枕誉声驰,善待椿庭颂有诗,夏清冬温勤苦执,童稚孝道世称奇。  

(15)行佣供母
后汉江革,少失父,独与母居。遭乱,负母逃难。数遇贼,或欲劫将去,革辄泣告有老母在,贼不忍杀。转客下邳,贫穷裸跣,行佣供母。母便身之物,莫不毕给。
负母逃危难,穷途贼犯频,哀求俱得免,佣力以供亲。
何堪贼寇迫穷途,哀告声中免受诛,一片孝心能感动,容他养母做人奴。  

(16)闻雷泣墓
魏、王裒,事亲至孝。母存日,性怕雷,既卒,殡葬于山林。每遇风雨,闻阿香响震之声,即奔至墓所,拜跪泣告曰:“裒在此,母亲勿俱。”
慈母怕闻雷,冰魂宿夜台,阿香时一震,到墓绕千回。
生前慈母惧雷声,闻到雷声泣墓茔,闪烁阿香时一震,夜台伴母报亲情。  

(17)哭竹生笋
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
竹林哭笋重亲情,地裂须臾出数茎,为母持归安母病,感天孝道史留名。  

(18)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朱氏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数谮诳言擅逞威,怨将德报敬慈帏,卧冰求鲤娘亲遗,留有冰模映石矶。  

(19)扼虎救父
晋、杨香,年十四岁,尝随父丰往田镬杰粟,父为虎拽去。时香手无寸铁,惟知有父而不知有身,踊跃向前,扼持虎颈,虎亦靡然而逝,父子得免于害。
深山逢白虎,努力搏腥风,父子俱无恙,脱离馋口中。
田间镬栗遇山君,欲博焉知胜败分,奋不顾身全父命,兽王扼死孝传闻。  

(20)恣蚊饱血
晋、吴猛,年八岁,事亲至孝。家贫,榻无帷帐,每夏夜,蚊多攒肤。恣渠膏血之饱,虽多,不驱之,恐去己而噬其亲也。爱亲之心至矣。
夏夜无帷帐,蚊多不敢挥,恣渠膏血饱,免使入亲帏。
年才八岁识良谟,孝道尊亲小丈夫,夏夜恣蚊酬父德,永教虫猛免潜肤。  

(21)尝粪忧心
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到县未旬日,椿庭遗疾深,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父粪尝病信是真,心忧剧疾袭严亲,愿将身代椿庭死,孝道昭彰祷北辰。

(22)乳姑不怠
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
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洗,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报答慈恩孝道彰,晨间栉洗便升堂,乳姑不怠崔家妇,淑德芳徽远近扬。

(23)涤亲溺器
宋、黄庭坚,元符中为太史,性至孝。身虽贵显,奉母尽诚。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
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官居太史列公卿,涤溺不辞孝誉馨,自古黄家多孝子,儿孙显贵谢天庭。

(24)弃官寻母
宋、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决,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年七十余矣。
七岁生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面,喜气动皇天。
别母曾经五十年,弃官寻觅志尤坚,完成孝道偿心愿,骨肉团圆谢上天。


“二十四孝”原文之五言诗,自明清以来在私塾里系当成课外读物,一方面让童蒙琅琅上口、以便多识它字,另一方面从小精神教育、灌输孝道给小朋友们。
讲起来,孝道是“人性本善”的自然体现,但变异的社会道德观使得人迷失了,父不严母不慈、而儿女不孝了。更古代的人文教育重点在“仁、智、礼、义、信”,有仁有义又有礼者定当善待他人,何况对自己的亲长呢。所以要弘扬孝道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道德重建,而要重建道德那就得靠心性修养,您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