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五千文明 > 历史回廊

林生观鱼有所悟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程实

【明心网】林纾(1852-1924)是中国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现在介绍他写的一则故事:

林生(指林纾自己,下同)坐在西湖边上的茶馆里喝茶,四垂的柳条遮蔽着窗口,一汪湖水,深苍碧绿,犹如染过一般,百余条小鱼,正汇聚在窗下的水面。

他就试着将肉干嚼碎,朝水面唾去,藉以取乐。鱼儿纷纷争着抢食。然而一边争食,一边又游开了,一直觅食而不走的,只不过三四条鱼而已。林生便再嚼食唾下,碎肉沉入水底,粘结在茭白根上,鱼也不再去食它了。

林生起先以为鱼的离去,是因为都吃饱了的缘故。可是,离窗口一丈左右的地方,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不住地晃动着,那些小鱼如先前一样,又在争食其它东西。

林生顿时想到:钓鱼的人,在垂下鱼钩之际,必定先以鱼饵为引诱,鱼儿要想吃食,便同时吞下钓钩。时间久了,鱼儿便知道,凡是有饵食的地方,多半有钓钩。所以,那些聪明的鱼儿,一发现有鱼饵,便很快就逃跑了!

然而,那名利汇聚之所,难道没有别一种“钓钩”么?如果不趁着他人频频下食的时机,而及时逃走,能够脱钩而远逸他方的,又能有几个人呢?!

(事据林纾《畏庐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