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人物:“浓墨宰相”刘罗锅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
刘墉的书法堪称一绝,有“浓墨宰相”之称。与铁保、翁方纲、成亲王三人并称为清代四大书法家,而刘墉为四大家之首。 |
◎淑萍;图:翠莉
【明心网】刘罗锅原名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生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其实“刘罗锅”的叫法是嘉庆时候传开来的,当时刘墉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走起路来背也驼了,嘉庆皇帝便开玩笑称其为刘驼子,才渐渐有了“刘罗锅”的叫法。
刘墉出身于书香世家,家族显赫,祖父刘-な强滴醵哪杲浚僦了拇ú颊梗桓盖琢跬逞怯赫甑慕浚僦炼蟠笱俊S捎诹跬逞枪Τ迹钍芮』实鄣囊兄赜胄湃危钡H喂げ俊⒗舨俊⑿滩咳可惺榧岸蟠笱俊⒑擦衷赫圃骸⒕蟪迹H蔚闹拔恢啵菟抵挥泻罄吹暮蜕鹩胫鼙取2还跬逞娜似啡丛冻蜕穑簧辶⒏照∈胖螅实鄱几刑舅担骸巴逞凰溃奘б还呻拧薄?p>刘墉于三十二岁那年考取进士,从此踏入仕途。刘墉为官清廉勤政,颇有乃父之风。官至体仁阁大学上加太子太保。由他死后的谥号“文清”可看出,其从政为官的确清廉。不过,刘墉不仅是当时有名的清官,还是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
刘墉的书法堪称一绝,有“浓墨宰相”之称。与铁保、翁方纲、成亲王三人并称为清代四大书法家,而刘墉为四大家之首。早年在康、干皇帝酷爱董其昌、赵孟俯书风的影响下,初师董、赵,又学钟繇,字体秀丽圆润;中年学颜真卿、苏轼,笔墨饱满、雄健有力,时人盛赞其字“如棉裹铁”;晚年一心向佛,受佛学与禅理影响,字体洒脱出凡、意到笔成。清人徐珂评价其书法:“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贤之大成也。其书之佳妙,正在精华蕴蓄,劲气内敛,殆如浑然太极,包罗万有,人莫测其高深耳”(《清稗类钞》)。清人梁章?s也说:“国朝书家刘石庵(注:即刘墉)相国,无日不临帖,肘不去案者六十年,善于用墨,魅力甚厚,常自言:‘耗去数万斤油矣’。”(《楹联三话》)可见刘墉在书法方面用功至深。
刘墉书法,在当时名盛一时,每天都有很多人登门求字,有时他实在疲于应付,不得已只好命身边姬妾代笔,因姬妾们平时多跟着刘墉学,竟然也能假以乱真,据说写出来的字连刘墉本人也难以辨别呢。
刘墉曾说:“吾生平有三艺,题跋第一,诗次之,字又次之。”所以他不但精于书法,也善吟诗作对。据闻他的绘画技巧也不同凡响,尤其擅长水墨芦花,可能是因为他的书法名声极大,所以后世都不知他在诗文和绘画上的成就。
晚年向佛的刘墉对自己的往生似有预知。嘉庆九年某日,他特地召来尚书英煦斋,跟他聊起从雍正到乾隆的一些陈年往事,聊了很久,最后刘墉说:“我要走了,你无需挂念。”就这样,隔了一天,刘墉即端坐而逝,享寿八十五。@
发稿:2007年8月18日
更新:2007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