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漫谈中国舞:唐朝礼佛舞《四方菩萨蛮舞》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木木

【新生3月20日讯】《旧唐书·曹确传》记载,唐懿宗时的宫廷伶官李可及在安国寺创作了大型礼佛舞蹈《菩萨蛮舞》,又名《四方菩萨蛮舞》,最初是在安国寺建成之日表演,后每逢佛诞日,皇帝下令“于宫中,结采为寺”,表演此舞。

在这个舞蹈中,数百名舞伎以香油涂身,华蔓(梵文译名,指一种由花朵串成用以装饰身首的花环)披肩,打扮成菩萨的法相。“舞队一出,如佛降生”,舞者曼妙的舞姿好似仙女下凡。

据说,其创作构思来源于南方的女蛮国向唐朝朝贡时带来的《菩萨蛮舞》。根据唐代苏鹗著的《杜阳杂编》记载:宣宗朝大中初年(公元847-851年),女蛮国入贡,献其国乐珍宝,“其国人危发金冠,璎珞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懿宗时(公元859-872年),李可及用此曲编制舞蹈。

《四方菩萨蛮舞》通过优美的舞姿表达人们了对佛的敬仰,因此受到当时人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