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修炼与成语:一饮一啄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古道

【明心网】〖出处〗《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注释〗成玄英疏:“饮啄自在,放旷逍遥。” 蕲,通期;樊,笼。

〖释义〗谓鸟类饮食随心。后亦泛指人的饮食。

〖旁通〗唐高郢《沙洲独鸟赋》:“穴彼飞鸟,在河之洲;一饮一啄,载沉载浮。”

〖辨析〗因果论的著名成语

对今天的人来讲,“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句成语最常用于佛家的因果解说。但由庄子比喻故事里的一饮一啄如何演变成为阐明因果的佛家术语,却颇费思量。至少在高郢的“沙洲独鸟赋”中仍只有前半句,并沿用的是庄子本意。而“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合在一起运用,直到明清以后的文学作品中才大量出现。

“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命里面有的,丢都丢不掉;命里没有的,求也求不来,一切都是有因缘的。

在唐冯贽着的《仙杂记》卷四中有一个“石鳖衔赋题”的故事,也许颇能体现这句成语的演变来历。

“高郢夜课于丰亭,忽见一鳖在案上,视之石也。郢异其事,取千题散置楮中,祷祝,令石鳖衔之,以卜来事。既而,石鳖举头,乃是‘沙洲独鸟赋’题出,果然。其年首选。”(《湘潭记》)后来高郢参加府解,当时的考官出的题目就是“沙洲独鸟赋”。

〖例证〗“一饮一啄”,今常用作“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1、《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一时戏语,终身话柄。”

2、《醒世恒言》卷二十九“卢太学诗酒傲王侯”:“自古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象汪知县是个父母官,肯屈己去见个士人,岂不是件异事?谁知两下机缘未到,临期定然生出事故,不能相会。”

3、《西游记》第三十一回:“是臣不负前期,变作妖魔,占了名山,掇他到洞府,与他配了一十三年夫妻。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