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孝悌门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明心网】台湾在五十年代以前,大部分的家庭是很穷困的,甚至想做工也没工作可做。由于如此,公公四处地找寻生计,婆婆勤俭持家侍奉祖母。也常常听婆婆叙述:她婆婆(祖母)是如何好、如何持家。我心中充满温暖感动。夫家兄妹之间非常团结,合作把家事做得很好,对父母至孝,乃至非常体贴对方,我也蒙受其利。虽然公公已往生,婆婆有时住乡下,有时住大伯家或我家,没有轮住,由婆婆自己决定住哪里,然兄弟二人每天都打电话亲自问候母亲,闲话家常。媳妇们虽不是天天但也经常来问候。三位姑姑常常带母亲所喜爱的东西回去探望。大伯和大嫂更是用心,对妈妈的习性喜好及其他等事情安排,真的没话说。
看到他们这样的孝顺。也让我忆起国小时,父亲总叫我拿锅子,去买一碗后街的面线糊,到大伯家给阿公当下午的点心,同时交待:「阿公若要给你吃,切记不可拿,要说家里已买了。」依照那时的经济状况,吃一碗面线糊是奢侈的事,心里虽然很想吃,却要装得一点都不想吃的样子,但不知为何,我的心中总是快乐,而且这个快乐的经验一直深植我心中,到现在,我还很感谢父亲给我这机会。
记得有一年暑假回娘家时,妈妈请我拿午餐给祖母吃,顺便看一看她老人家。祖母的年龄已将近一百岁,身体骨瘦如柴,机能已渐渐退化,自己虽然能坐起来,但无法走路,必须要我抱她到椅子上坐,当时心里有一念的轻忽,想:还好,这难不倒我!其实我错了,因为我粗心大意,出手太重,弄痛了祖母。后来,祖母说:「你妈和二嫂都很体贴,动作也温柔,她们帮我擦澡、换衣服、抱我、扶我。可不像你,这么粗的动作。」后来,几次因缘让我亲眼目睹妈妈和二嫂的轻柔的动作,看似简单,其实并不容易。我心里非常的感动并惭愧自己的愚笨、粗鲁。因为她们如此用心。了解祖母的习性和喜爱,祖母才能被服侍得脸上露出满足、喜悦的笑容。
虽然,我没有显赫的家族、也没有丰裕的财富,但我很幸运有夫家、娘家的长辈做典范来引导我。现今,我在福智基金会学习,渐渐明了,原来一切的善业是从孝悌开始,孝顺父母是最好的下手处。我也体会到快乐不是要拥有很多,真正的快乐来自为他人着想,这样去做生活中皆是真善美。
发稿:2004年8月16日
更新:2004年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