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醉金迷是心灵的大敌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张明志【明心网】人是所有动物中最知道如何提升生活环境以及物质的享受。人类也是所有生物中最不具安全感,最不能安於现状。也因能力高强,所以最不能听天由命,甚至在课堂上,老师特别教导学生人定胜天,天下无难事,要成大功,立大业,出大名,赚大钱,才是社会的栋梁。这种教育在早期的启发有积极,正面的作用;但是到了高等教育时,这种教育的副作用逐渐发酵,会衍化为功利主义,求毛求利,急功好利,追求物质的享受而忽略了经营心灵。好的心灵犹如夜晚的月亮,柔化烈日照射后的心。
人的每一天尚有日、夜之分,身体的活动也有工作与休息之分,那么心灵活动也应混合积极与消极的想法。其实消极并非全然是负向的,消极可以是非积极,但不是反对积极,是积极过程后的反向整理与休息、回档。我们常说「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所以人不能也不应一辈子随时都只存著积极进取的想法,在适当的时机休息,重整心灵是很重要的。在农业时代,一切生活步调都很慢,大部分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规律,但是单调。但廿世纪以来到现在面临廿一世纪,地球上大部分国家由开发中新兴国家到已开发国家,工业革命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大部分的人都忙碌的工作。虽然物质享受多,但物价愈来愈高涨,工资愈来愈高,每个家庭支出变得很高,几乎多半是双薪家庭才足以支付各种分期付款及各种房屋贷款。社会的价值观变得「向钱看」,大部分年轻人的理想就是取得高薪又不劳力的工作。这样的社会已将缺点暴露无遗。人心的自由竞争成为社会的主轴,是符台人性的,但也暴露出贪婪,自私自利,现实的缺点,美德在二十一世纪将逐渐被人们遗忘,财富则是一切成功的指标。现代的人对财物的取得也渐渐麻木了,白道的、黑道的漂白过的黑钱,利益输送,承包各种工程军火,股票市场的内线交易。有法可管的钱,也有无法可管的钱。居上位者,每每做出不良的示范。
西方如此,东方也如此。有法治的国家尚且可以将退位的总统、首相定罪,没法治的国家则检调不分,官官相护,互相遮隐不可告人黑幕。各种关键性政治人物及军事人物的谋杀更是会层出不穷,美国的甘乃迪总统则是本世纪最耐人寻味的谋杀案。
完美的犯罪是不容易做到的,因为法网恢恢,百密一疏,要逃得过去还真不容易。但是在检警方面放水下,虽看来不完美的犯罪也终难有破案的一天。许多政客都是很好的演员,脑子里想的是钱,说出口的却是宗教、仁义道德。这些肥皂剧式的新闻报导,对看电视过日子的小市民而言难免会造成部分价值观的误导。其实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局者迷,以为旁人神不知鬼不觉,但旁观者以逻辑及自由心就可以解读出事件的端倪,毕竟每个事件的发生都有获利最大的人,而获得利益的人多少与事件的发生脱离不了关系。然后某些关系人出面解释,却愈描愈黑,最后是不了了之,因为许多人相信民众是健忘的,时间拖久了大家都淡忘了。没错,时间可以抚平伤痛。但是时间永远无法抹去心灵的罪证,心灵的处罚将会大过於罪人所得到的,就像有些罪犯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而自动投案,以求心灵的宁静。
职业的关系,我常常安慰年轻医师,积福祉在天上,在世上的够用就好了。二十一世纪是免疫、病毒及癌症的年代,我们应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才对,何况照顾癌病的医师比较容易看透生死,这种顿悟不是金钱与地位可以衡量的。人不可以向钱看,而是应该向前看,看远一点,格局可以大一点。人是在时空运行的轨道中前进的,过去所发生过的事,不会再重复,历史也绝对无法重演。所重复的只是类似的错误而已。我们常说回想过去,展望未来。展望未来就是往前看。尤其是心灵活动的层次应随年岁的增长而逐年提升,美德也随岁月而内敛於心,谦卑、慈祥、宽恕、和蔼、睿智、达观这些特质很少在年轻人中见到,但是在中年人以后应逐渐具备这些特质,我们应常常反省,我们做到了多少。人生一辈子倘若学不到这些美德,那么钱即使赚得再多,沦为金钱的奴隶,没有美德的人只有纵欲於物质享受,权柄的游戏,终究是上不了天国的。缺乏修行的灵魂将如何转化,躯壳腐朽后将何去何从,是值得思考的。不去思考将来的问题而安於享乐也算是一种逃避的行为。生活愈单纯愈好,愈单纯的生活,心灵就愈宁静,人的心在清晨五、六点(尚未上班之前)及半夜十一、二点最宁静。因为此时最没有生活压力的牵挂,思考变得很自由,思路也清晰多了,因为此时刻最单纯了。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里描述的情景就是鸡犬相闻,人很少互相往来,社会小,互动少,隐居式的田园生活。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生活圈也很小,他一生中只生活在海德堡,从不出远门,连作息时间表都是固定的,每天下午四点出门散步,五点回到家,居民看到康德出来散步就知道该准备做晚餐了。在这种单纯的生活环境中,心灵自然宁静。但是现代的人已不能走历史的回头路,那该怎么办呢?如何寻找现代桃花源呢?现代人讲求速食文化,到山坡上扩地整建一个社区,命名为桃花园不就得了,大不了请几位诗人、教授、文人、骚客进住,再大肆宣传一番。俗话说大隐隐於市、小隐隐於山。所以在市区中隐居就可以了,单纯的生活靠自己去设计。美国的麻里兰州的亚米西人是德国后裔,过著没有电,没有现代文明污染的生活。在电影《证人》中,我们看到亚米西人拥有谦卑、宽恕、和蔼、单纯的特质。比英国的清教徒更令人尊敬。金钱是心灵的大患,钱愈多,诱惑与享受伴随而来,将逐渐腐蚀心灵。圣经的箴言第十六章第八节说:「多有财利,行事不义,不如少有财利,行事公义」。妥善地使用钱,而不被钱所奴役,不过分重利忘义才是保护心灵不受污染的不二法门。
颜回一篓食一飘饮,居陋室而不改其志,孔子称贤,就是单纯生活最好的写照。人的一生所为何来?钱吗?金钱万能吗?但买不了圣洁的心灵。捐献在功德箱中的钱也换不了心灵的美德。一生中我们累积了许多经验,磨练心志,在明心见性后,努力修持,谦卑、慈祥、宽恕、和蔼、睿智、达观。树木尚且提供马儿栖息之地,也让人们在树下乘凉,虫鸣鸟叫,非常自然,非常和谐。人是不是该做得比树木多一些!
(转载时有删节)
发稿:2004年4月7日
更新:2004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