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终生教授:法治和资讯自由定兴衰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 |
* 法治自由是经济资本
在一份名为「资讯自由和香港的经济前途」文章中,陈志武指出,香港并没有天然资源,而在五十到七十年代曾经帮助过香港经济起飞的制造业,由于劳工和地产的成本不能与内地竞争而式微。可是,他发现香港有一样最好的资本,就是「制度资本」;香港的制度架构是围绕著一个法治、新闻自由和在经济上不干预的政府。
同时,他又指出,在传统的认识中,一个国家的资源多少,也决定了这个国家的财富。不过,他发现这种说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已经有所改变;从一九八0年到一九九七年,香港的平均国民总收入(GDP)每年的增长为6.5%。另外,新加坡、南韩、台湾也有类似的增加,相反,一些石油出产国如沙地阿拉伯和伊拉克,自一九六五年后,每年的平均GDP都下降2%。
* 服务行业倚赖资讯流通
香港的经济来源主要来自服务行业,当中包括金融服务、医疗和教育,由于服务行业并不生产实质形态的货品,因此需要大量的资讯来评估质量。陈志武以美国、香港、新加坡及中国四个地区的新闻自由度和服务行业占GDP的比率作比较(见下表),数据显示,新闻自由度越高,服务行业占GDP的比率便越高。再者,也证明陈志武的论点,就是服务行业能否健康发展,法治和资讯自由是两个关键要素。
另外,值得留意的一个发现是,在以上的比较中,新加坡的新闻自由低于香港和美国,服务行业占GDP的比率也低于美国和香港。不过,从天然资源方面来看,美国会比新加坡丰富,理应新加坡的服务行业比美国更发达,但实际却相反,证明资讯控制对服务行业发展起抑制作用。
* 经济与政治腐败相连
此外,由于新加坡的服务行业与GDP比率较香港低,证明新加坡在这方面还有发展的潜能,关键在于新加坡如何对待新闻和资讯自由。陈志武表示,新加坡的经验意味著经济资讯和政治资讯是分不开的,因为经济腐败通常和政治腐败连在一起,而且重要的不在于是否允许经济资讯自由流通而限制政府资讯,而是整个资讯环境都应该是自由才构成资讯自由。
陈志武在文章尾部提到苏联、波兰、甚至中国都希望拥有香港在八十年代的制度架构,这些国家都在挣扎到底首先选择政治改革然后到经济改革,还是先经济改革再来做政治改革。不过,无论如何选择,这些个家都清楚改革必然会在社会上引起重大的干扰和痛苦。针对23条势必窒息香港未来的法治、资讯自由和新闻自由,亦即是香港的经济发展,陈志武在文章最后反问:「为甚么(香港)要放弃一些别人如此辛苦也想达到的东西(制度资源)?」
* 资讯自由与服务行业发展关系
国家 1990年新闻自由度 2002年服务行业占国民生值
美国 12 70.70%
香港 30 86.50%
新加坡 60 64,10%
中国 89 27.50%
(新闻自由度是从1到100,1代表最有新闻自由)
发稿:2003年6月19日
更新:2003年6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