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 |
祖逖,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人。自幼性格豁达坦荡,轻财好侠,常散谷帛救济贫困之人,很受人们尊重。后来发奋博览群书,通古晓今。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在青年时代就有为国立功的大志。他二十多岁时,与祖逖同为“司州主簿”(司州,今河南洛阳一带,主簿,管文书簿籍的官吏),两人意气相投,对于当时内忧外患的国家危局抱着共同的看法;也怀着共同的报国决心。两人夜间同睡一床,经常谈到深夜。有一天,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日:‘此非恶声也’,因起舞”,意思是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不这样想,这是在催促咱们起床练剑啊。”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这段故事,叫做“闻鸡起舞”。作为一个成语,它比喻有志之人,能够及时奋发自励。
发稿:2003年5月4日
更新:2003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