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大空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王丹【新生10月28日讯】十月二十四日,中共中央向全国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洋洋洒洒九千余字,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执行。这说起来是一件很滑稽的事,因为在这份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有不少内容是不道德的。比如说,纲要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并指定为"公民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前四条虽然莫名其妙,倒也没有什么大错;可"爱社会主义"这一条却有强烈的政治意义形态色彩。按这样的纲要,公民必须热爱社会主义,否则就是缺德,就是违法。中共把自己一党之私的政治教条用法律的手段强加于全体国民身上,他们连自己都说不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却让人民去热爱,这是迫使人民说假话,还有什么比这不道德的吗?
按理说,道德水平下降,的确是中国面临的全社会性的深层危机,中共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说明他们对这一危机也有所体认。但是纵观整个纲要,除了假话,就是空话,一点儿没有具体实施的实际建议,看上去完全是中共宣传部门无所事事的结晶。
中国的确需要提升全民道德水准,但这样的提升不应停留在口号式的"道德"这一空洞的层面上,而应从公民教育入手。而公民教育的第一步就是人权教育。人权范畴包含广泛,从政治权利到尊重他人生命。人权教育的目的就是在最广泛的基础上为社会的健康运行提供基础。只有当每一个人对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有清楚的认知的时候,他才能认识到什么是道德以及道德的重要性。
联合国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呼吁会员国以学校教育提倡对权利与自由的尊重,1985年的"欧洲理事会部长理事会对学校人权教学与学习建议书"指出,实际而有效的人权教育,是一个健全的民主社会必备的条件。这里,"实际而有效"正是人权教育的特点。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中,有根据《人权教育活动手册》设计的课程与活动,使儿童从小就接受人权理念,学生在精心设计的游戏中理解和学习对他人的尊重和对社会承担的义务。在中国,目前仍然没有真正的公民教育,却有一大堆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到"精神文明建设"的空洞说教,现在又提出"道德建设"。这都是迎合政治需要而搞的政治运动,与重振道德水平风马牛不相及。
发稿:2001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