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宇宙奧秘 > 浩瀚時空

“紅色怪物”星系挑戰現有星系形成理論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吳瑞昌

天文學家過去一直認為,宇宙中星團、星系和恒星的生成,基本都循著一個標準的“模型”。但近期三個與銀河系差不多大小的“紅色怪物”的被發現,打破了這一理論。

由瑞士日內瓦大學(UNIGE)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組成的國際團隊,通過詹姆斯.韋伯望遠鏡(JWST)觀察目前人類認知的宇宙邊緣,想藉近紅外相機和棱鏡(NIRCam/grism)測量星系的精確距離和恒星質量,同時分析宇宙誕生後的10億年模樣。

研究團隊選擇36個由大量塵埃構成的星系進行分析。這些星系因其獨特的紅色和突出的發射線而被選中,這表明它們質量巨大且被塵埃明顯遮擋,大多數星系都符合星系形成的理論模型(拉姆達冷暗物質模型)。不過,其中三個“紅色怪物”(redmonster)星系的影像引起研究人員的註意。它們不僅是成熟的星系,還是質量和體積巨大的星系,裏面灰塵含量高,且有異常高的恒星形成率,是後來宇宙中形成的星系的2到3倍。

另外,這三個質量巨大星系,將自身的50%氣體(氫氣和一些物質)轉化為恒星。而人們現在觀測到的多數星系,大多是將自身的20%的氣體轉化為恒星。

這次觀測結果,可以說打破過去的星系形成理論模型,讓天文學家一度認為這三個“紅色怪物”不應該存在。

過去,天文學家在理論模型的基礎上認為,早期形成的星系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快速生成大星系,因為裏面的恒星生成率,要比其它年輕的星系低上許多,因此這些老年星系在體積和質量上,應該無法與銀河系相比擬。

雖然“紅色怪物”加速成長的確切原因依然是個謎,但天文學家猜測它們可能是基於更豐富的氣體、更快的氣體冷卻速率,或其它尚未了解因素導致的。

研究人員表示,未來他們會利用JWST和阿塔卡馬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北方擴展毫米陣列(NOEMA)和深度JWST光譜,去觀察這些超大“紅色怪物”,以便進行更深入的了解。該研究論文於11月13日發表在《自然》科學雜志上,共獲得107家媒體的報導。

該論文的主要作者、日內瓦大學理學院天文學系的博士後研究員肖夢媛(MengyuanXiao,音譯)對該校新聞室說,“我們的發現正在重塑我們對早期宇宙中星系形成的理解。現在這些研究結果表明,早期宇宙中的星系,可以用我們意想不到的效率形成恒星。‘紅色怪物’只是我們探索早期宇宙的新時代的開始。”

巴黎薩克雷CEA研究主任大衛.埃爾巴茲博士解釋說,“這些‘紅色怪物’的巨大特性在韋伯望遠鏡觀測之前,幾乎無法確定存在。因為它們被大量塵埃蒙蔽,導致光學上幾乎是不可見的。”

論文的合著者、巴斯大學物理系河外天文學教授斯蒂恩.伍茲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三個如此巨大的怪物,已經生成一個奇妙的謎題。因為過去認為正常的星系在演化過程中,大都傾向於限速步驟,只讓部分的氣體轉化成恒星,但這些紅色怪物似乎避開這個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