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空間的靈隱寺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宋寶藍河南嵩山有一高士寶公。有一年,他前往白鹿山時迷了路。快要過午時,忽然他聽到一陣悠遠的鐘聲,於是他循著鐘聲而行,翻山越嶺後,在叢林深處發現一座金碧輝煌的寺院。
寶公擡頭一看,山門的匾額上寫著“靈隱寺”三個大字。更奇特的是,五六條白毛黑嘴的大狗守護著山門,每條狗都像牛一般大,這些狗都盯著寶公。
寶公從來沒見過體型如此高大的狗,嚇得寶公趕緊往回走。這時,從外面走來一個胡僧,寶公向他打招呼,但胡僧並不理睬,也不回頭,徑直走入門內,那些大狗也隨著他進門。
寶公看了許久,不見人蹤,於是也走入寺院,四周屋宇房門都關著,寶公便進入講堂,看到床榻和高座擺放得格外整齊,他就坐在西南邊的坐具上休息。
過了很久,寶公聽到一陣聲音。擡頭一看,只見房頂裂開一個井口般大的窟窿,從那窟窿中飛下許多僧人,一下聚集了五六十人。他們依次坐好,互相問道:“今天在什麼地方吃齋飯?”
有的說在豫章,有的說在成都、長安、隴右、嶺南,甚至是天竺五國等等。什麼地方都有,每個地方都相距遙遠。當最後一個和尚飛下來時,眾僧問他為何來得這麼晚?
晚到的僧人說,因為今天相州城東彼岸寺有一個講會,由鑒禪師主持,來了很多人各抒己見。有個聰慧的後生不斷地提問與辯難,場面非常可觀,所以不知不覺就來晚了。
寶公一聽是鑒禪師,而他正是鑒禪師的弟子,於是站起來整理一下僧服,走到他們面前說:“鑒禪師是我的師父。”
那些僧人打量著寶公,瞬間,整座靈隱寺連那五六十名僧人瞬間消失。只剩寶公獨自一人坐在盤石柞木之下,四周除了秀麗的山景,空無一物。
寶公走出山林後,將此事告訴尚統法師,並問那是怎麼回事?
尚統說:“那座寺院建於石趙時期,由佛圖澄法師所建。時至今日,已經年歲久遠。古時,聖賢住在那裏,那不是凡人所住的地方。它時隱時現,並能經常遷移變化。”
到了隋朝,侯白撰修《旌異記》時說到:“現在行走於那座山上,還能聽到寺院的鐘聲呢!”
(事據《玉堂閑話》卷一、《旌異記》)
更新:2023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