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望遠鏡觀察到後發座的糾纏星系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文:莫心海
【編者註】宇宙的浩渺對人類永遠是個迷,無從知道其實質。現代天文學所認識到的只是用現代高科技捕捉到的天體在人類空間能觀察到的變化瞬間,科學家抓住這一刻的觀測數據,提出理論,假說,象盲人摸象,難以窺探到整體和其本質所在。如果只在人類這個空間去探索宇宙的奧秘,終歸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希望讀者從現代天文的發現中,能思考宇宙、人體、生命的真正意義何在。
2024年11月15日,美國航空航天局公布了一張由哈勃天文望遠鏡拍攝的圖像,圖像描繪了宇宙糾纏體MCG+05-31-045,這是一對相互作用的星系,距離我們3.9億光年,是後發座星系團的一部分。
後發座星系團距離銀河系3億光年,是一個特別豐富的星系團,包含一千多個已知星系。業余天文學家可以很容易地用後院望遠鏡發現其中的幾個(見Caldwell35)。它們大多數是橢圓星系,這是像後發座星系團這樣的密集星系團的典型特征:許多橢圓星系是通過星系之間的融合而形成的,這些接觸會將它們攪動起來,甚至是通過碰撞將它們撕裂。雖然相互作用星系中的恒星可以保持在一起,但它們的氣體會被引力扭曲和壓縮,並迅速消耗殆盡,形成新的恒星。當熾熱、巨大的藍色恒星死亡時,幾乎沒有剩余的氣體來形成新一代年輕恒星來取代它們。當螺旋星系相互作用時,引力會擾亂產生引人註目的螺旋臂的規則軌道。無論是由於合並還是簡單的近距離碰撞,其結果都是形成一個橢圓星系。
MCG+05-31-045很可能也會遭遇類似的命運。隨著較小的螺旋星系被撕裂並融入較大的星系,許多新恒星將形成,而熾熱的藍色恒星將迅速燃燒殆盡,留下較冷、較紅的恒星,它們位於橢圓星系中,就像後發座星系團中的其他恒星一樣。但這個過程需要數百萬年才能完成。
發稿:2024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