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文王修德天下歸心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周文王

周文王


商朝末期時,姬昌為西伯侯,即西方諸侯之長,後稱周文王。文王治理西周時,奉行德治,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明德慎罰」的從政理念。他推行教化,指出:「為人君應依仁而行,為人臣應立足於謹慎,為人之子女應立足於孝道,為人之父母應立足於慈愛,與國中之人交往應立足於誠信。」教導人們要心思端正,敬天、敬德等。

虞、芮兩國都是商朝西方屬國,兩國國君為了田野的界限發生了爭執,可是他們不願找商王裁決,都慕文王的威名,求文王審斷。據《詩經•大雅•綿》篇註說:兩國君看到周國是「入其境,則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入其邑,男女異路,斑白不提挈」;「入其朝,士讓為大夫,大夫讓為卿」,一派君子之風。兩相對比,內心羞愧,兩國君互相說道:「像我等小人,有何面目上君子之堂,讓人家給評理呢?」還沒有見到文王本人,他們就都主動把所爭之地讓給對方,結果雙方都推讓不受,這塊土地便被閑置起來,後人稱之為「閑田」或「閑原」。鄰近的諸侯聞知此事,都以文王為典範。他們紛紛前來歸附,形成了商朝「三分天下,周有其二」的局勢。

孔子說:「文王之道非常偉大,沒有任何有意的舉動而使人發生了變化,沒有有意做任何事情就接近了成功,這是因為文王能夠時時嚴格的修養節制自己和寬以待人。」人們常說聖人之心光照日月,是因為聖人之德與天相配,證悟到宇宙之真理,濟天下蒼生,積善行仁,德風仰止!(明慧周報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