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古典名著開篇、結尾詩詞選(下)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智真

【明心網】《封神演義》開篇(節錄):

混沌初分盤古先,太極兩儀四象懸,子天醜地人寅出,避除獸患有巢賢。
……

結尾有詩云:

濛濛香靄彩雲生,滿道謳歌賀太平;北極祥光籠兌地,南來紫氣繞金城。
群仙此日皆證果,列聖明朝監返真;萬古嵩呼祍祀遠,從今讓國永澄清。

《封神演義》的主旨是歌頌光明正義,倡導道德倫理,激濁揚清,認為有德者是天命之所歸。書中的道德高尚之士無不順天而行。神仙世界中的老子、元始、準提、接引等助周反商,替天行道;周文王、周武王實行仁政;姜子牙輔周滅紂,他們都認為“天”不僅主宰著無窮世事和人的命運,而且還能區別善惡而給人以佐助或懲罰,強調天人合一,堅信正義必勝。書中還講到古代社會是以道德為核心,人們至高的追求就是求道。“道德”從表層按著天理做好人,積累德行,深入就涉及思想境界的升華,人可以通過修煉而達到更高的標準,以至成仙得道。

《東遊記》開篇:

點絳唇

流水行雲,氣清奇,將誰依附?煙雲名聲,留與幽人付。犬吠天空,鶴唳乘風去,難憑據,八仙何處,演卷從頭顧。

結尾有詩云:泉瀑涓涓凈,山花靄靄飛;白雲回合處,應是至人棲。

神仙世界是一個令人向往的境界。《東遊記》記敘了八位神仙修煉得道的過程。啟悟人們面對世事滄桑,一切如過往雲煙,有的只是對人之為人的本體思考,對生命、宇宙奧秘的探求,對無限永恒境界的向往,看破紅塵,拋棄名利,返回自己的先天本性,回到自己的本來的地方。


《說唐全傳》開篇:

繁華消歇似輕雲,不朽還須建大勛。壯略欲扶天日墜,雄心豈入弩駘群。
時危俊傑姑埋跡,運啟英雄早致君。怪是史書收不盡,故將彩筆譜奇文。

結尾有詩云:

天眷太宗登寶位,近臣傳詔賜皇封;唐家景運從茲盛,舜日堯天喜再逢。

《說唐全傳》記述了唐太宗李世民一統華夏、開創貞觀之治的過程。李世民十八歲時,在太原隨父李淵起兵討逆,救民於水火。他治軍嚴明,每次作戰時總是身先士卒,所帶領的隊伍戰無不勝。在戰爭年代,他總是把天下武功最高強的英雄豪傑集中於自己的騎兵隊伍中;和平時期則把四海最優秀的學人智者收羅於秦王府中;建立唐朝後,帶領群傑殷殷打造出錦繡山河、繁華社會、燦爛文化。“貞觀之治”是我國歷史上最為璀璨奪目的時期,垂範後世。


《說嶽全傳》開篇:

西江月

三百余年宋史,中間南北縱橫。閑將二帝事評論,忠義堪悲堪敬。
忠義炎天霜露,奸邪秋月癡蠅。忽榮忽辱總虛名,怎奈黃粱不醒!

結尾有詩云:

力圖社稷逞豪雄,辛苦當年百戰中。日月同明惟赤膽,天人共鑒在清衷。
一門忠義名猶在,幾處烽煙事已空。奸佞立朝千古恨,元戎誰與立奇功!

《說嶽全傳》是一部以岳飛抗金故事為題材、帶有歷史演義色彩的英雄傳奇小說。在金兵大舉進兵中原的歷史背景下,岳飛等愛國將領,力主抗戰,收復失地;而秦檜為首的權奸集團,卻賣國求和,陷害忠良。岳飛的“以身許國,何事不可為”的凜然正氣和愛國精神代代相傳,中華民族得以根深葉茂,能夠抵禦任何狂風暴雨。千百年來,人民是多麼懷念岳飛等忠臣良將,而對秦檜等奸臣又是何等的痛恨和憎惡!歷史和人民明辨: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邪惡,什麼是真正的英雄本色!

古典名著作品關註道德,關註人文,關註未來,認為生命只有承擔了道義才是最可貴的,返本歸真才是做人的真諦,鼓舞人們追求真理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