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古風悠悠:蘇軾軼事二則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陸真

【明心網】一、蘇軾與宰相

宋代治平二年,蘇軾進入登聞鼓院做判官。

宋英宗還在做藩王時,就聽說過蘇軾的名聲。現在很想援引唐朝時的成例,把蘇軾召入翰林院,知制誥(任制誥這種官職)。

宰相韓琦說:“蘇軾是前程遠大的人才,將來自然應當為天下使用的。關鍵在於要朝廷培養他,使天下的士人,都尊敬、愛慕、拜伏於他,並都希望朝廷任用他時,然後再采用他,那就人人都不會再有其它的話說了。現在如果一下任用他,提拔得快了,那天下的士人,可能會有意見,這樣以來,反而增加了蘇軾的麻煩。”

英宗說:“那麼,暫時給他一個修註的職務,怎樣呢?”韓琦說:“修註與制誥,這兩種職務差不多,不可以一下子就任命這樣的職務。還不如在館閣當中接近皇上的地位,給他一個帖職的職務。並且要先召他來考試。”

英宗說:“考試是不知他是否有才能,所采用的辦法。像蘇軾這樣的人,會沒有才能嗎?”韓琦還是不同意英宗的意見。直到考試了蘇軾二輪,才把蘇軾列為三等,讓他在史館兼職。

後來,蘇軾聽說了韓琦對他的態度和講的那些話。誠懇的感激說:“韓公可以說是愛人以德了。”

蘇軾本人也不想很快升職。

二、蘇軾與先帝

後來,蘇軾終於調到翰林院,他經常住宿在翰林院中做學問。有一次被召。宣仁太皇太後(即高太後,1032-1093年,北宋英宗皇後。此時英宗去世,其子神宗即位;又死,其子哲宗即位。故她被稱為太皇太後)問他說:“您前年是在擔任什麼職務呢?”

蘇軾回答說:“我前年還在擔任常州團練副使。”太皇太後又問:“您現在擔任什麼職務呢?”

蘇軾說:“我現在擔任翰林學士。”太皇太後說:“怎麼一下就升遷到這樣高的地位呢?”蘇軾說:“那是因為碰上了太皇太後您與皇帝陛下(指年幼的哲宗)啊!”

太皇太後說:“並不是這樣的。”蘇軾問道:“難道是大臣們議論、推薦的結果嗎?”太皇太後說:“也不是這樣的。”

蘇軾感到緊張起來,驚異地說:“我雖然並沒有什麼功績,但卻從來不敢走後門,決不會從其它途徑來取得升遷。”

太皇太後這才說:“這是先帝(指宋英宗,此時已去世)的意思啊!先帝每次朗誦您的文章,都必然感嘆:‘奇才!奇才!’只是沒有來得及使用您罷了!”

蘇軾靜聽著,不知不覺已感動得痛哭失聲。宣仁太皇太後與哲宗也受到感動,都哭了起來。左右的人,也都感動得哭了。

隨後,太皇太後讓蘇軾坐下,並賜給他茶喝,後來又取下禦座前的金蓮燭,派人送蘇軾回到翰林院中。

以上,是兩則令人十分感動的小故事。整個故事主要依靠雙方的對話和真相大白後的場景素描所構成,落筆不多,但娓娓如家常般道來。於是烘托出一種人與人之間,心心相印的氛圍。寫出了古代君臣間的相知、相遇、相處的淳厚與祥和!英宗的愛才用才之心;韓琦宰相的護才之德;蘇軾本人的誠厚與感激之情,盡皆溢於言表。悠悠古風,沁人心脾!

(事據《宋史.蘇軾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