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太昊伏羲氏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月整理

【明心網】伏羲氏,又稱太昊等,是華夏上古時代的三皇(註)之一。生卒年不詳,在位一百十六年,享壽一百七十五歲。

伏羲氏仰頭觀察天上日月星辰天體運行、風霜雪雨寒暑變化等自然現象,低頭觀察地上的山川河流、動物植物等自然風貌,觀察飛禽走獸身上的花紋,觀察地上各種各樣他認為適合於自己參考的東西。通過觀察探究,受到感悟,於是近從自己的身體上、遠自周圍的環境中,把所見到的事物按屬性分類,分別以八種不同的符號來表示,創制了八卦,通過八卦的演繹、了解神明的意志,模仿萬物的情況。

上古時代,人們用結繩記事的辦法彼此相互溝通,以保持生存的穩定。伏羲發明了文字,能更細致、更準確的描繪和紀錄事物。於是管理者可以通過文字來管理屬下的臣民,而千千萬萬的百姓,也可以借助於文字來規範自己的行為了。

宋哲宗趙煦的太史範祖禹說,伏羲氏的德性與天地相符合,與神明相貫通,他發明了八卦,用以揭露事物真相,使人事各得其宜。

國家制度的管理,道德行為的規範,是從伏羲時代產生,到唐堯時代才完備的。所以如果不是伏羲,不是唐堯,盡管談論禮義的人很多,也是空談。後世帝王的學習都以伏羲為淵源。

註:上古“三皇”指:伏羲、神農和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