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地而合神明(上)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沈靜【明心網】陰陽五行,相生相克,構成宇宙萬事萬物。世間任何事物,在宇宙空間中都有相對應的物質。古代就是以這種天、地、人三界相互影響和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來推算人的命運。
人與自然融合相親,調陰陽、 順四時、序五行,重德行善,方能平安吉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主要特征。
李洪志先生在《轉法輪》中講道∶“那個時候上學的人,都要講究打坐,坐著要講姿式的,拿起筆要講運氣呼吸的,各行各業都講凈心、調息,整個社會都處在這麼一種狀態。”
恭敬,端正,心平氣和,把自己的心全然安定下來,心無旁騖,不疾不徐,泰然自若,最佳地契合人體的陰陽五行之運轉,全身的精氣神是調和的,和宇宙中的太和之氣相通。這和氣功修煉何其相似?!
在佛道文化的影響下,歸隱山林、慕仙求道、打坐禪定的,大有人在。
唐詩的性靈神韻,有著和天地自然的聯結。天籟之聲,朗朗上口,富有節奏和音樂性,意象優美。李白崇道,杜甫尊儒,王維信佛。不同的信仰,對於形成各自的詩歌風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中國古代文化是神傳文化,是聯結天界和凡間的橋梁。人類純正的文化藝術,是上界精神的形式體現。沒有佛道神的牽引,缺乏與上界溝通,沒有從上到下的貫通的精神,就不能表達更高更深的內涵。被低靈爛鬼附體,作品魅惑邪氣,害人不淺。
可見,佳作上品不是停留在世俗層面的雕琢與炫技,而是天地人的對應協調,天人合一,與神合靈,與道合妙,通天地而合神明。
以古代文人的琴棋書畫來說,是閑情逸致,更是修心養性。造詣深者可達到相當高的境界。
琴

古代文人逸士,以琴會友,覓知音,不競不求,不炫技,不賣弄,遠離名利紛擾,清修自娛。(網路圖片)
中國古代推崇正音雅樂,以清幽平淡為上,不以繁聲熱鬧為趨。琴瑟、簫笛、胡琴,皆音色柔和,恬淡而音韻綿長。
如此幽婉清雅的音樂背後是豐厚的文化底蘊。
儒家註重社會倫理的“教化”,講究中和之美,平穩節制、含蓄淡雅,排斥媚惑喧鬧的溺音淫樂。
道家倡導自然和諧、清靜無為。老子說∶“大音希聲”,正聲應“簡靜”,靜才會有空靈渺遠的空間感,與萬物合一的心靈體驗。莊子提出“平易恬淡”為人生理想。“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這位天上掉下來的林妹妹,也是個深諳琴道之人。她講,彈奏要在靜室高齋、層樓上、林石裏,山巔或水崖上等清幽脫俗的地方,彈琴前應沐浴凈手,焚香靜坐,衣冠整齊,儀表端莊,身心俱正,從容自若,對著那清風明月,蒼松怪石,撫弄一番,才不負了這琴。
古代文人逸士,以琴會友,覓知音,不競不求,不炫技,不賣弄,遠離名利紛擾,清修自娛。
對琴藝的體悟之深,要求之高,令人嘆服。
“身手皆靜方能與妙道相融,與神靈相通。”“故清者,大雅之原本。……兩手如鸞鳳和鳴,不染纖毫濁氣……必以貞靜宏遠為度……從容婉轉。”
“神閑氣靜,雪其躁氣,釋其競心,指下掃盡炎囂,弦上恰存貞潔。”“心骨俱冷,體氣欲仙。”“專精註神,感動鬼神。”這簡直是修煉的境界。
棋

圍棋蘊含非常豐富的中國文化內涵。(網路圖片)
“琴棋書畫”四藝中的“棋”指的是圍棋。圍棋其實是古人一種觀天工具。棋盤代表星空,棋子代表星星。棋盤分為四部分,有361個交叉點,這正與自然暗合∶天圓地方,四季更替,黃歷的361天。
棋盤的中央是太極,棋子的黑白兩色表示陰陽。圍棋的規則極為簡單,棋子無級別劃分,沒有功能規定,自由落放,平等競爭,可謂大道至簡。圍棋對弈,形象地演繹著陰陽兩極的相互對立、制約、平衡、轉化的矛盾運動。圍棋的這些形式都有非常豐富的中國文化內涵。
“古松流水間,唯聞棋聲”、“閑敲棋子落燈花”,古人弈棋的樂趣可見一斑。
閑暇時,下棋交友,益智增慧。棋盤雖小,卻玄妙多變,見仁見智。如∶天地陰陽,王政、兵法韜略、為人處事、進退取舍等等。
棋局如戰場,黑白雙方運兵布陣,攻占禦守,鬥智比勇。既不能膽怯保守又不可貪功冒進。
圍棋特別講究大局觀,不計一日之短長,不爭一處之得失。遭遇挫折不可氣餒;暫得優勢,不能輕敵,始終要胸懷全局。東漢文士應玚說∶“博弈之道,貴乎嚴謹。”既要有出世之大略,又要有入世之細謀。
弈棋情狀種種,往往表現出棋手的性格修養。患得患失,優柔寡斷,舉棋不定;寸土必爭,睚眥必報,亂大謀,敗告終;胸有成竹,不動聲色,化被動為主動。
宋大臣潘慎修以孔孟之道比喻圍棋,曰∶“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舍為急。仁則能全,義則能守,禮則能變,智則能兼,信則能克。”
勝固欣然,敗亦可喜。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遠離喧囂,沈浸在棋局之中,氣定神閑,寧靜致遠,雍容大度。
早在隋唐時期就定了圍棋的九品,一品叫入神,二品叫坐照,三品叫具體,四品叫通幽,五品叫用智,六品叫小巧,七品叫鬥力,八品叫若愚,九品叫守拙。
棋下得最好的,當然出神入化,能加入神仙的行列。第二坐照,就是下棋不用勞神費力,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以下叫具體,意思是什麼都行,十八般武藝都能拿起來,但跟前兩個比境界就低些。下一檔是通幽,好像是找到了通向高境界的一條小路。這些有文化內涵的名稱很生動,妙極了。
歷史上,儒釋道代表人物、帝王將相、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數學家、哲學家等,都對圍棋稱揚備至,認為從中受益匪淺。
發稿:2009年5月30日
更新:2009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