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 40選手進入復賽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圖:女子美聲組第137號美國選手李聿。(攝影:伊羅遜/大紀元)
【新生8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新、鐘濤紐約報導)8月8日,第二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的初賽結果於紐約市政音樂廳(TOWN HALL)揭曉。北美賽區24位選手入圍復賽。加上亞太賽區入圍復賽到紐約參賽的16位選手,共40人將參加明日(9日)的復賽。這些選手來自加拿大、美國、澳洲、英國、新加坡、臺灣等地。
北美賽區24位入圍選手包括:
男子美聲組:洪鳴,王少春,錢龍,Jason Fuh,Kidd Wang,Zhaxi Douji
女子美聲組:丁鑫,李聿,陳慧如,吳盈盈,鄭瑞芳,林芳瑜,陳景貽
男子民族組:寧正,劉偉,陳明東,茍北,劉光輝,Tom Chu
女子民族組:徐楓林,韓明序,張秀華,陳寧,張麗晨
弘揚傳統文化 鋪設回歸之路
大賽評委之一韓素秋表示:“在今天聲樂藝術在普遍滑坡的情形下,新唐人搭這樣一個平臺,鋪設一條回歸的路。這樣一點一點地做,慢慢地就回歸到正統”。
新唐人電視臺九大賽組委會主席馬麗娟對此也有同感:“今天來的選手,不管你是否進入半決賽和決賽,每一個人都是在為弘揚傳統文化做貢獻,將來的歌手都能看到前期歌手所做的一切,他們也會感謝在座的每一位。”
“這次第二屆新唐人全球華人聲樂大賽,初賽很成功。看到有這麼多優秀選手,大家來這裏切磋技藝,相互學習,非常高興,也很激動。”馬麗娟說這場大賽旨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同別的大賽不一樣的地方是,它要求唱中國歌曲。初賽時可以唱西洋歌曲,但半決賽和決賽就一定要唱一首中文歌曲。
被問到為什麼要唱一首中國歌曲呢時,馬麗娟說:“因為我們許多優秀的中國選手,隨著時間的流逝,把許多優秀的中國歌曲都已經遺忘了。我們是中國人,有我們的中國文化,有我們的根。”
入圍選手談感受
美國選手茍北說,今天這麼多選手參加比賽,很榮幸被選入復賽。初賽時有點緊張,感覺自己還沒把歌曲的內涵完全發揮出來,今晚回去要好好練習一下復賽的曲目。
來自加拿大的選手陳明東也順利進入復賽,他表示很開心。他說,“今晚好好睡一下,明天再努力,爭取進入決賽。”

入圍復賽選手陳明東。(攝影:戴兵∕大紀元)
入圍復賽的新加坡選手徐楓林說,“入圍復賽,就是說,明天要繼續上臺,復賽中的曲目是民歌《蘭花花》和《青春小鳥》,還是有信心演唱好這兩首歌曲。”

入圍復賽選手徐楓林。(攝影:戴兵∕大紀元)
同樣來自加拿大的選手王少春對自己今天的表現比較滿意。他說,“我在臺上一點也沒緊張,今天發揮挺好的。明天還需要把自己的水平再提高一些,爭取進入決賽。因為其他選手實力很強,競爭很激烈。”王少春還透露:“我的特點是,觀眾越多,我越不緊張。”
參賽選手水準高 評委費腦筋
美國選手Jason Fuh再次進入復賽,去年他曾參加過新唐人首屆華人聲樂大賽,他說,“今年參賽選手的水平比去年高。尤其是美聲組的選手,水平非常高。”

入圍復賽選手Jason Fuh。(攝影:戴兵∕大紀元)
在臺灣地區已經入圍的復賽選手王亭懿表示,這次參賽選手的水準很高,大家發自內心的演唱,表現都蠻好的。這次很多選手都是以平常心參加比賽,大家互相觀摩,“希望大家明天加油!”
比較了一下臺灣選手和其它地區選手的不同,王亭懿說,“曲風不一樣。每個人在音色方面特點都不同,評委們大概會比較傷腦筋。”
美國選手劉光輝說,“感謝新唐人電視臺舉辦這個大賽,我在全世界第一次看見有這樣一個國際性的比賽,不要求年齡,既有美聲,又有弘揚民族文化的民族歌曲。所以,非常感謝給我們大家這樣一個表演機會。大家都是從小就喜歡唱歌,所以能參與就已經很高興了。當然也有願望可以入圍決賽。”

入圍復賽選手劉光輝。(攝影:戴兵∕大紀元)
都是贏家 共同提高
新加坡選手李秀佩沒有入圍復賽,她向入圍選手表示祝賀:“這次大賽讓我受益良多,也看到了其他選手的實力。通過觀摩比賽,可以幫助我找到一個方向,知道接下來如何提高。
李秀佩表示:“今天看到很多選手用美聲唱法演唱華文歌曲,感覺很好。在海外的華人搞聲樂專業的通常也都是唱外文歌曲,今天我們看到了用華語也同樣可以唱出歌曲深遠的涵義。大家都在合力把中華傳統文化及精神發揚光大。”

來自新加坡的參賽選手李秀佩。(攝影:戴兵∕大紀元)
發稿:2008年8月9日
更新:2008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