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不需註釋的生命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祝勇

【明心網】曾經覺得,註釋是那般重要。記得有一次,一位年輕的朋友在編輯一位美國著名漢學家有關中國文化的專著時,將書後十幾萬字的註釋全部刪去,令我那麼的心疼。我對他說,作者在那些註釋裏面凝結的心血,並不比他行文中的少啊。沒有了註釋,這本書將不再完美。

紅塵素居,碌碌諸中,有的時候,我們是那麼的需要一些註解,不論是註釋自己,還是註釋周圍的人、註釋整個世界。孩提時我們總是纏著媽媽問十萬個為什麼,就是在尋求著世界的註解。而當媽坐在我們的睡榻旁,安詳地為我們一一作了解答,我們才能心滿意足地,帶著一絲微笑睡去。

詩人以“離人心上秋”來釋“愁”,以“黃雞紫蟹堪攜酒,紅樹青山好放船”來註釋“樂”,以“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來註釋“思”,以“一叫千回首,天高不為聞”來註釋“痛”,而我們在一個春天芳香的夜晚開始伏案寫下的日記,亦對自己生命的註釋啊。

我們已經習慣於給自己的生命一個解釋。我們汲取知識,是因為我們需要聰慧的大腦;我們鍛煉身體,是因為世界等著我們去創造;我們種花蒔草,是因為它們的枝脈可以染綠我們的心靈;們夜夜做夢,是因為我們瑰麗的幻想在夜晚也要接力奔跑……

而每當做錯一件事情,我們又總是百般地想給對方一個解釋,通過對自己行為的註解來贏得一點點的諒解,以及內心的安寧。

可是啊,我親愛的朋友,有的時候,我們是不需要註釋,不論是我們的思想,還是我們的行為。沈默中,心有靈犀的人自能心領神會,心律不同者即便你費盡口舌他仍會恍然不知。

相傳世尊一日在靈山會上,拈一枝金婆羅花示眾。時眾皆默然,不得其要領,有迦葉尊者破顏而笑,於是佛祖便將其“正法眼藏,涅~"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 傳給了迦葉。禪宗《無門關》第六則記載的這段“拈花一笑”的著名公案,是那麼的令人心動。而目不識丁的六祖慧能一聽無盡藏比丘尼誦念《大涅~"經》便知其中妙義的故事,亦是那樣傳神。

禪宗講“不立文字”、“以心傳心”,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不需彼此註釋而“心有靈犀一點通”,該是一個多麼動人的境界啊!

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沒必要詮自己;管仲割席與友斷交,亦毋須多言一句。最欽佩古時話本裏那些特立獨行,從不多言的英雄。大漠孤煙,夜黑風高,他們或殺身取義,或拔刀助友,絕不多說一句,從來不為己的所作所為加上一段長長的註解。待血跡擦幹,寶劍入鞘,是朋友,自會相視一笑。好漢武松本可不上景陽崗的,可他偏向虎山行;刺配二千裏外的孟州,一路上本有機會逃跑,可他寧肯將松下的木枷重新戴上,把封皮貼上,一步步自投孟州而來……不解者,百思不解;知其心者,自會豎起拇指,由衷地叫一聲:“好!”

還有愛情,自古以來就令人“輾轉反側,寤寐思服”的愛情,更是不需要註解,也沒有註解的。就像一首歌中唱的:“愛,不需任何理由,就像你,註定跟我走。” 我讀書時曾結識一位從意大利米蘭來中國留學的小姐,她在意大利學習了四年中國歷史,又到國研究古典文學,能寫精美的絕句,曾令我驚嘆不已。

多年以後,我看電視,知道她嫁給了大學的一位鍋爐工。記者問她為什麼嫁給一位中國的鍋爐工,我就覺得這是一個愚蠢的問題。沒有為什麼,“不要問,不要說,一切盡在不言中”。屏幕上她為專心讀書的丈夫扇扇子的情景,令我萬分感慨。想起征婚廣告中那麼多比工程設計還要精確的擇偶要求,我真的懷疑這樣是否可以尋到真正的愛情。

言傳是必要的,可意會卻是更高的境界。當我們溫柔相對,讓我們什麼都別說,因為一切的解釋,一切的評說,都有可能使我們之間的那些意境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