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與花的故事:四時常青花艷不妖的山茶花(上)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陳運造
【明心網】茶花是一群山茶科(Theaceae)植物的總稱,又名山茶、海石榴、曼陀羅樹、耐冬、楂和山茶花等,日本人則稱之為“椿”。原種以我國南部為中心,分布於亞洲南部各地,尤其是我國的雲南省一帶最多,素有茶花“祖家”之稱。
茶花由於具有“惟有山茶殊耐久,獨能深月占春風”欺“梅”的風骨,又有“花繁艷紅,深奪晚霞”淩“牡丹”的鮮艷,以及終年亮綠的葉片和優美的樹姿。所以自古以來,就是極富盛名的花樹;而在唐宋以後,尤受文人雅士珍愛,紛紛賦詩詠頌。當時的大文豪蘇東坡就曾寫了很多有關山茶的詩,如“山茶相對本誰栽?細雨無人我獨來,說似與君君不見,爛紅如火雪中開。”等,對茶花不僅是同情,而且還帶著一股甚深的感情。日本為原生茶花最多的國家,血統與我國的完全不同。原不產茶花的歐美,則是自1677年英國的甘寧醫師把它帶回以後,才開始對茶花發生濃厚興趣,並隨即積極研究,廣為栽植,使得茶花很快就成為世界性的名貴花木。
鄧直指先生曾在他的〈茶花百韻〉裹,說茶花有十絕:“一、艷而不妖。二、年歲經過了三、四百年,好像還是新植的一樣。三、枝幹高聳四、五尺,大可合抱。四、膚紋蒼潤,黯若古雲氣蹲纎。五、枝條黝纖狀如龍,塵尾龍形。六、蟠根輪?鋟淺5乩肫媯善徑福山宥懟F摺⑴ㄒ渡寥璣ⅰ0恕⑿鄖檳苣退氖背G唷>擰⒁淮慰爬倍⑷鱸隆J⑺恐校溉找院笱丈疾換岣謀洹!笨杉杌ㄊ賈丈釷蓯廊訟舶皇橋既壞摹?p> 原種山茶,原本是紅色的單瓣花,每朵五瓣。後來經過培育才逐漸產生許多變種,出現了白山茶,淡紅山茶和艷紅山茶等,花瓣也有單瓣和重瓣之別。在宋代徐致中的山茶詩裏曾描述8個茶花品種,到明時王象晉的《群芳譜》裏記載的即已增加到20種,同時還特別聲明“不可勝記”。至於趙璧著的《雲南山茶譜》則更多達100種左右。茶花的品種,就是這樣隨著栽植年代的增加而與時劇增。尤其在傳入歐美以後,他們使用現代的交配技術,育出的速度更快,不得不在各地成立區域性、全國性的茶花協會,並在澳洲成立國際性的茶花組織,負責品種登錄、鑒定和交換等工作。

白六角
根據茶花專家~陽明山山仔後花卉試驗中心前主任楊紹溥先生生前研究,現在栽培的茶花,大概可分為山茶、茶梅、南山茶、雪茶和肥厚茶5類,每類都有不少品種。而以山茶類的品種最多,栽植也最普遍。
在我國最早栽種茶花的,可能是古代佛堂裏的僧人。這可由現在廟宇裏,多有大茶花樹得知。不過,究竟是始於何人?何時?何地?則已不可考。只知道在唐代已經很多,宋時更普遍而已。
日本的茶花,有當地野生和來自我國大陸的,也有從韓國引進的。他們對茶花鐘愛的程度,比我們中國人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致力新種的培育以外,對老茶花樹的保護更特別註重。如富山縣永見市的上田地方,一株樹齡870年,高10公尺的;以及廣島縣賀茂郡豐茶町,一株高約7公尺,樹齡卻達1300多年的……,都早被列為天然紀念樹,妥加保護而聞名於世。

九曲
臺灣本土原產的山茶有:柳葉山茶、阿裏山茶梅、光葉茶梅、能高山茶和鳳凰山茶等多種。但是各地栽培的卻是300多年前陸續從大陸引進的紅牡丹、自寶塔、鯉魚珠等著名品種。並且起先只有少數愛好家欣賞,社會大眾似乎不怎麼熱中。直到近代由於相當受歡迎的港劇〈天龍八部〉裏,有幾處談到大理國(雲南)栽種茶花的盛況,以及描述一些茶花品種的珍奇,使得茶花一下子成為大家談論的話題;再加65年和71年間分別成立的新竹市茶花園藝研究學會和南投縣茶花協會,乘機舉辦了國內的茶花大展,用具體的實物,證明電視劇裏所說的茶花種種,絕不是小說家筆下杜撰之物,才使茶花身價大為提高。@
發稿:2008年2月3日
更新:2008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