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花與花的故事:四時常青花艷不妖的山茶花(下)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陳運造

【明心網】原先臺灣常見的茶花,大約只有40種左右,目前則已增至上千種以上。當中最突出的就是不經人工嫁接,一株可同時開出多種顏色、多種花形的“賓司”。

賓司茶花原產於福建漳州,本名叫“八面玲瓏”。它之所以又被稱為“賓司”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在臺北市近郊~永和,以前有一位耆宿名叫楊仲佐,非常喜歡花草,對茶花尤為熱愛。他有一位專蓋寺廟的泥水匠朋友,大約在1930年左右到廣東工作。返鄉之前,特地從花市買了一叢茶花帶回臺灣送給他。當時因為尚未開花,不知真正的品名,楊老只好暫時以該泥水匠的別號“賓司”稱之。“賓”可能是泥水匠名字中的一字,“司”則是閩南話“土水司”的“司”。沒想到這株茶花,經過細心培養花開以後,發現竟是異種,楊老翻遍所有文獻,斷定是珍品“八面玲瓏”,大喜過望,趕緊把它移植到媳婦閨房後的花園裏,不隨便讓外人看到。

一直到民國52年左右,已是八旬老翁的楊仲佐和當時40多歲,擔任省文獻會采訪組長的陳錦榮,結成忘年之交,他才帶陳先生去看“賓司”,親口說明“賓司”來歷之余,還慷慨地送了4株小苗。

楊家的花匠,由於只知道老主人一直稱那株被視為寶貝的茶花為“賓司”。所以當場仲佐逝世後,他庭園中的許多名品茶花陸續流落外間時,“賓司”之名也一並被花卉界廣泛傳頌著,大家反而不知它的正名是“八面玲瓏”了!

賓司的花有六角形、旋轉形、交錯排列形,也有外圍六角形內部卻是佛號字形的。花色不僅有紅、有白,也有粉紅、黃色或紅白相間的。花色變化無窮,令人目眩。當“賓司”含苞待放時,你永遠猜不透她將以何種面貌與你見面,每一朵花的開放都是一個驚奇。

茶花專家楊紹溥生前曾說:“賓司”之所以珍貴,主要在於她有黃色品系的變異。“黃色茶花”一如“藍色玫瑰”一樣,都是國際育種學家夢寐以求的品種。在中南半島雖有另一種黃色品系的茶花,但花型不美,且被當作國寶禁止出口。因此我國的“賓司”也就益形珍貴。港劇〈天龍八部〉裹把 “十八學土”茶花列為天下極品。但在臺灣“十八學士”卻不是最好的。楊紹溥即曾指出:“十八學士”也能產生黃色的變異,和“賓司”一樣也都是完全重瓣的千葉形花,但“十八學士”不能開出佛號字形,因而輸給“賓司”。


歐洲花

聽說大約50年前,當時世界茶花學會的會長,曾經到楊仲佐家參觀“賓司”及其他名種茶花,如“十八學士”、“玉寶”、“三合會”等,大為詫異,而把苗木帶回美國培養,經過6年的苦心培育才開花。結果在一項世界性的茶花展覽中,“賓司”果然脫穎而出,奪得特等獎,從此“賓司”更名揚海外了。

《本草綱目》上說:最名貴的山茶花簇如珠,稱為“寶珠”。民國初年《清碑類鈔》的作者徐珂也說:“山茶之千-ド詈旎ù笮姆閉擼ù厝韁椋χ檣講琛!彼罩葑菊襖錚陀幸恢昝蟮謀χ檣講瑁宄跏宋餉反寤褂惺魈庥僥兀≈劣諳紙袷瀾縞獻蠲蟮納講瑁蛺凳竊頗喜摹昂尢旄摺薄?p> 由於入冬以後,艷紫嫣紅的群花都不見了,唯獨山茶花盛開著,所以山茶被選為11月當令之花,特別受到大家的喜愛。山茶開花時,溫帶地區已經飄雪,紅色山茶花在雪地裏與白雪相映鬥艷的情景,成了詩人和畫家們最愛描述的對象。南宋孝宗淳熙年間 (西元1174─1189),擅長畫花鳥瓜果的畫院待詔林椿,便有一幅“山茶霽雪”的扇面晝,畫一枝紅色的山茶花,在花葉間還帶著潔白晶瑩的殘雪。而清人梅聖俞的山茶詩:“南國有嘉樹,華居赤玉杯,曾無冬春改,常冒霰雪開。”於念東的山茶詩:“丹砂點雕蕊,經月獨含苞;既足風前態,還宜雪裏嬌。”都是描寫冰天雪地裏山茶盛開的情景。

在我國歷史中,和山茶有關的人物有漢朝的王昭君、晉朝的石崇和明代的湯顯祖等。

王昭君原是漢元帝的寵妃,後來被派出塞下嫁匈奴王,當時就是以一具琵琶,一枝紅山茶花相隨。用琵琶敘述哀怨的心曲,以山茶的不畏霜雪來表明自己堅貞的節操。她心系祖國卻遠嫁異域,為了兩國邦交又不能一死了之,內心的苦楚、悲憤,真是惟天可表,難怪當匈
奴王單於死後,便仰藥自盡了!


十八學士

石崇是晉朝大富翁,他十分偏愛紅色的山茶花,曾在住家四周遍植紅山茶,像布障圍屏一般。因此紅山茶也稱“石家布障”。後來元人馬祖常所寫的詩裏就有“火齊珠紅拂翠翹,石家布障曉寒消”的句子。

明代戲曲作家湯顯祖則偏愛白色山茶。因為有一種白山茶叫“玉茗花”,所以他便把自己的住所取名為“玉茗堂”。我國戲曲史上不朽的〈玉茗堂四夢〉~紫釵記、還魂記、南柯記和邯鄲記,便是偏愛白山茶的湯顯祖傑作。

這些茶花迷和大詩人白居易及傾國美人楊貴妃,都曾有人主張為11月山茶花的男女花神。至於究竟誰比較適當,則見仁見智,要看個人喜好了!

在西方,最著名的茶花故事,是法國名作家~大仲馬所寫的《茶花女》,書裏的女主角瑪璃.杜柏喜絲,是1840年代法國名妓,平時非常喜愛各式各樣的茶花,卻不幸僅僅23歲就死於肺結核。有人說:她可能是作者愛人的化身,大仲馬由於回憶兩人在一起時,女友熱愛茶花的情景,而創作了這個世界名著。書中的茶花女,一個月裏有25天戴著紅色茶花,剩下的5天也戴著白色茶花,周旋於拜倒石榴裙下的男士之中。

茶花的嬌艷,不僅原產地的中國人十分喜歡,歐美人士也非常欣賞,現在已像百合、玫瑰般的在庭園裏普遍種植。尤其是美國加州的薩克雷曼都(Sacramonto)市的市民們,不僅把茶花尊為市花,遍地栽植,使該市被稱為“茶花城”,而且把茶花盛開的3月訂為“茶花節”,大事慶祝。

茶花性喜冷涼半蔭環境,除供庭園布置外,也是盆栽好樹種。繁殖以扡插為主,可在秋季剪取當年生枝條,長約10公分,只留頂端2~3葉片,然後把三分之二部份插入酸性砂質壤土中,充分灌水並覆以竹簾等遮蔽物後,約經4~ 8周即可發根,一般成活率可高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