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煙觀天象躲劫難的啟示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白領【明心網】袁紫煙本是隋煬帝的一個宮女,卻長的花容月貌,瓊瑤端整,在一次千人選秀中被選中,也被隋煬帝封為夫人。
紫煙七歲時有一老尼到她家募緣,見了紫煙,說是這個孩子眼含異神,可以觀天,遂留居家中,以璇璣玉衡、五緯七經相授。紫煙也是聰穎好學,朝夕仰望天空,不久便學得觀天象知世事的絕技。
煬帝得了才貌雙全的美人,自是喜上眉梢,就在通宵殿設午宴慶賀。酒過數巡,煬帝笑顧紫煙道:“敢問下有失德,即能上應天象的話兒,可是過神其說?”紫煙正色道:“凡是五星所行,合散犯守。合,即是兩星同一舍位。散,則為五星有變,其精化為妖星。犯守,即為兩星在七寸相近的裏面,光芒相及。兩星相冒而過,便喚淩厲。星月相淩不見者,便為鬥食。和子慧孛飛流,日月薄食,暈適肴六,抱珥虹霓,迅雷風妖,怪雲變氣,這個皆是陰陽的精神。它的本來原在地下,卻上發在天上;人君和政失在這裏,上面的變異,便見在這邊。竟如影的像形,響的應聲。因此,明君見了,便思咎謝過,則禍患消除了。故下有失德,上應天象的話兒,並非過神其說。”
煬帝聽後覺得紫煙言之有理,當即飭人築觀象臺,由紫煙司掌。當天晚上,蕭皇後就迫不及待請袁美人一視氣象。紫煙也不推托,便分指“五宮”、“三垣”、“二十八宿”等星宿一一道來,煬帝笑問帝星在哪?紫煙向北指道:“紫微垣中,一連五星,赤色獨大者,即是帝星。”蕭皇後瞧了笑道:“怎的帝星有搖動的形狀?”紫煙笑道:“帝星搖動,即主天子好遊的氣象。”
煬帝聽了詫異道:“朕躬好遊,原是小事,怎的上天也會動象?”紫煙道:“天子乃天下的主人,一舉一動全會上應天象。所以歷來的賢明主子,不敢稍形放肆,便是上畏天命的緣故。”煬帝笑道:“要是一舉一動,卻給星象拘束,可就完了,人也不能動得。”紫煙笑道:“哪有不能動的理?只是非禮勿動好了。”
煬帝又細細的看了北方,問紫煙道:“怎的紫微垣中,氣晦昧不明,應主何兆?”紫煙微笑不答。煬帝再向她詢問,紫煙道:“賤婢不敢明言。”,煬帝笑道:“上天既有垂象,自有定數,卿不必顧忌,放膽直說好了。 ”紫煙便道:“紫微晦昧失明,恐國祚不永!”蕭皇後和十六苑夫人聽了,不禁面上失色,恐煬帝動怒。煬帝卻哈哈大笑道:“興亡有定,起來無常,原是不能強求的。”紫煙正色道:“紫微雖是晦昧,差喜明尚旺,泰皆猶平。聖上若能修德禳災,天心尚可挽回。”煬帝隨道:“既可挽回,更是不必多慮。況往後有卿時時警省,國祚良也可久。”紫煙聽了,也不便再說,明知氣運使然,天心難挽的了。
是晚,煬帝借宿迎暉苑,正要與紫煙圓了好夢。忽聞苑外一片嘩聲,西北上有一道赤氣,似龍一般沖起。那赤光的四面雲兒結成了五彩,照耀半天,十分奇異。煬帝與紫煙等走到外面空地上,擡頭向西北瞧去,紫煙失聲呼了“啊喲” 兩字,煬帝驚問道:“卿這般慌張,諒是那道赤光,定有兇兆?”紫煙微嘆道:“兇兆倒也罷了,這道赤光卻是天子氣。在那氣起來的所在,定有異人。”
煬帝沈吟了一會兒問紫煙道:“太原離京甚近,朕命人暗行探訪,倘有異人,便拿他殺了,除去後患。”紫煙道:“這原是天意,恐非人力所能剪除。惟聖上若能慎修明德,或能消患,其禍自滅。”煬帝道:“雖是天意,亦仗人為。要是知道他的姓名,將他剪除,便不難了。”紫煙道:“昔年賤婢的師父,在臨別的時候,授妾偈言三句道,‘虎頭牛尾,刀兵亂起,誰為君皇木之子。’如以木之子兩字祥來,似是一個‘李’字。”煬帝聽了一個“李”字,真是觸耳驚心,暗暗沈吟。
這時的煬帝若能聽了紫煙的規勸,慎修明德,安民禳災,也許不致滅亡的如此迅速。可是,這個昏庸無度的煬帝繼續整日燈紅酒綠,聲色犬馬,對內狂征暴斂,對外窮兵黷武,民眾為逃避沈重的負擔紛紛起義造反。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煬帝眼見已是天下大亂,無法挽回了,命修治丹陽宮(今南京),準備遷居那裏。從駕的都是關中衛士,他們懷念家鄉,紛紛逃歸。這時,虎賁郎將元禮等,與直閣裴虔通共謀,利用衛士們思念家鄉的怨恨情緒,推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化及為首,發動兵變。
這一夜見賊星犯帝座愈近,帝星搖搖欲墜,煬帝大驚,急命人召袁紫煙,紫煙已是失蹤,室中留有一書,函中大意:天象示變,禍在旦夕,……天心厭隋,危如風燭。聖上即從修德禳災,已遲矣。煬帝和蕭皇後閱畢相顧失色,誰知只一宵,就大禍臨頭了。待到金雞報曉,曙色初開,叛兵已是擁入了玄武門,一個昏淫無道的天子,被逼縊練巾之上,氣絕歸天,這個奢侈腐化一生的帝王,死後連個像樣的棺材也沒有用上。紫煙因通曉觀天象術,在關鍵時刻,不戀榮華富貴,果斷逃出皇宮,躲過了一劫。蕭皇後、十六苑夫人及那些宮女們,還有那些死心塌地跟隨煬帝的內侍心腹們,或被殺,或被辱,只有薛冶兒刺殺叛黨宇文化及未遂,被逐出皇宮僥幸活命外,其他無一人幸免。
紫煙觀天象知世事的故事作為宮廷秘史不為普通百姓所知,在將近一千四百年後,當我們彈去歷史的塵封,重溫這段歷史又能得出怎樣的啟示呢?
人為了生存,可以追求金錢,也可以追求權力,但不能沒有真誠,不能沒有善念,道家講“天人合一”,地上人做的事都會在天上有所反映,而再反饋到地上來。當人們違背天理,肆意妄行時,必將遭到上天的懲罰。
發稿:2008年12月1日
更新:2008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