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話說玉的靈魂與品格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舒榮

【明心網】說起玉,也許在西方人的眼裏不過就是一種寶石,與金銀珍珠瑪瑙一樣,用來做飾物,有的價值昂貴,有的價值低廉。可是在中國人眼裏,尤其是在中國古人的眼裏,玉可是非比尋常的,她是無價的,她是有著生命和靈魂的,她的品格是崇高的,就連佩戴她的人也會效法她的美德,培養自己的德行。

關於玉的傳說很多,有一個傳說講:玉是盤古神死後的骨骼變成的。盤古神是中國最古老的神祇,是他把一個混沌的宇宙變得清濁分明,然後又創造了日月星辰天地萬物。所以玉被視為很高貴吉祥的物品,並具有驅邪避兇的法力。

這個傳說可能與中國人喜歡把玉飾做成圓形的有關,比如:玉環、玉扣等。因為中國人是講“天圓地方”的,天是圓的,圓也代表天,或者說是與天相應。既然盤古是中華民族最古老最崇高的神祇,那麼以他的骨骼化作的玉石也要做成圓形的飾物才足以表達對神的敬仰和感恩,也才能得到神的庇護從而使玉飾具備驅邪的法力吧。

玉的顏色有多種,從純白、墨綠到黑色,從黃色、紅色到赭色,極為豐富,而最受中國人喜愛的顏色則是翡翠綠。一個朋友這樣形容她:這種玉看起來極為神秘,她的綠有如湖水,有如遠山,有如深谷中的叢林,你以為你可以把她一眼看穿,可就在你快要看透她的時候,你會發現她的後面還有故事,還有傳說,也許還有一個神奇的世界呢!

古人贊美玉的詞句很多,如:“黃金有價玉無價”、“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守身如玉”等等。其中“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曾經是我的座右銘,現在看來雖然有點偏激,因為每一種東西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和閃光點,但如果真的能夠如玉一般的存在,那可是我們中國古人追求的超然物外的完美境界啊,能夠擁有這樣的人生,真的是死不足惜的喔。

還有一句蘊含人生哲理的關於玉的名言,即:“玉不琢,不成器”。意思是說,玉的本質雖然是很完美,但是如果不經過雕琢也不能成為有用之才,所以,即使是一個天賦極高的人,也是要在人生中經過一番艱苦的磨煉,才能被造就成為一個真正有用的人才的啊!

在中國的首部字典《說文解字》中,作者許慎寫道:“玉乃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也。鯉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也。其聲舒揚遠聞,智也。不撓而折,勇也。廉而不技,潔也。”可見,玉的五種特性,也是五種高尚品格的體現。

大聖人孔子也極為推崇玉的品格,他說,“君子比德於玉焉”。在他看來,玉具有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等十一種品性和象征。認為君子應該佩玉,以提醒自己比照玉的品格。

又有“古代君子都佩玉”的說法,君子佩帶玉以後,進退俯仰之間都會發出聲音,但只有在不緊不慢、溫文爾雅、富有節奏的行動中才會發出悅耳的聲音,這種聲音不僅讓君子集中注意力,也在告訴周圍的人們:君子來了。君子來去光明正大,從不偷看偷聽別人的言談舉止,所以佩玉也是君子行動光明磊落的標志。

而玉墜則是禮的象征,因為只要人帶上她,她就會自然的下垂,像一個謙恭有禮的君子,能夠放低自己,尊敬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