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漢武帝不庇近貴 立斬親婿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陸文

【明心網】漢武帝的妹妹隆慮公主病重,眼看就要斷氣了。她一生富貴,沒有什麼遺憾,只有一個兒子昭平君年輕任氣,使她放心不下。

昭平君是公主的兒子,又娶了漢武帝約女兒夷安公主為妻,更加親上加親。皇帝是他的舅父兼嶽父,貴盛已極,炙手可熱,養成了他驕橫暴虐的秉性,常常同一些權豪子弟一起鬥雞玩狗,招惹是非。隆慮公主臨終前對武帝說:“陛下的外甥、女婿脾氣暴躁,全不把別人放在眼裏,都是我嬌慣了他。我死之後,難保他不犯死罪。我就這一個兒子,懇求陛下憐憫。我想國家法律有獻金贖罪的條款,我願意拿出金千斤、錢千萬,為您的女婿豫贖死罪,陛下不會不允許吧?”見到妹妹虛弱不堪的身子,充滿哀求的目光,漢武帝的心情十分悲痛,此時此刻,根本不容許他有絲毫的猶豫,就不住點頭,一口答應了下來。

果然,隆慮公主死了以後,昭平君愈加肆無忌憚地尋歡作樂,胡作非為。一次大醉之後,竟然拔劍殺死了前來勸止他酗酒的輔導公主的官員“主傅”。由於殺的是朝廷命官,昭平君被關進了監裏。可是,他畢竟不是普通百姓,他是公主的兒子,皇帝的駙馬,他的母親又事前給他辦過贖罪手續;也就是說,他的權位,他家的千金萬金,早已為他買得了殺人不犯死罪的權利。種種因素都使得最高司法長官的廷尉,不敢擅自給他定罪,只好以“按律當死、但贖罪在先”的特殊情況,上報皇帝,讓皇帝作出決斷。

漢武帝沒有想到妹妹臨死前的擔心,竟然不幸言中。這位有雄才大略之稱的皇帝,面對這個案子,竟然愁腸萬結、憂柔寡斷起來。他無法忘記妹妹臨死前那乞求的目光。一想起妹妹的囑托,他悲哀嘆息不止,眼淚汪汪地對百官們說:“朕的妹妹隆慮公主,年紀很大了才生下這個兒子,況且她只有這一個兒子,臨死前托付給朕,朕怎忍心讓她在九泉之下大失所望啊!”左右眾臣看到皇帝這般痛心,七嘴八舌地勸慰道:“這件事既然早已入贖,而且又是陛下親口答應的,寬恕了昭平君,也是既合情又合理的事,陛下就不必多慮了。”

漢武帝還是在痛苦中繼續思索著這件事,感情與法律,親貴與萬民,屈死者與殺人犯,這種種因素,都在他的頭腦中反覆衡量。最後,他擡起了頭,神情嚴正地對百官說:“國家的法令,是高祖皇帝制定的,倘若僅僅是憐恤隆慮公主的原因,就敗壞了神聖的法度,朕有什麼臉面活在世上?又有什麼理由治理天下?”說罷,命將昭平君依法處死。

敕令送出之後,武帝五內如焚,悲痛欲絕,左右大臣也都感傷不已。

朝臣中只有太中大夫東方朔與眾不同,他端起一杯酒,畢恭畢敬地走到漢武帝面前,獻辭敬酒說:“臣聽說:古聖先王治理國家,賞罰不分親疏遠近,視同一體。《尚書》說,公正無私,政通令行(不偏不黨,王道蕩蕩)。這兩點,為古代的黃帝、顓頊、帝嚳、堯、舜五帝所重視,夏禹、商湯、周文王三王都難以做到。如今陛下做到了。如此一來,天下的百姓,就能各得其所,各安其位,這是天下的大幸運啊!臣奉獻這杯美酒,請陛下消憂止哀!”武帝喝下了這杯酒。

(事據《漢書.東方朔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