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女祈神,心誠奇靈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羅真【明心網】清代,京城祟文門外花市的居民,都以種植花草為生。這其中有個年輕的女子,和父親一起生活。父親久病不起,女兒全心全意照顧父親,嘴上不斷的寬慰父親,但心底卻為父親的病暗暗擔憂。
一天,這位苦女聽說鄰居的大嬸約了幾位女伴,準備一同去往“了髻山”的廟宇進香。苦女向她問道:“大嬸,請問:去了髻山進香,能不能使我父親的病變好呢?”鄰嬸說:“只要你誠心祈求,就一定有靈驗的。”
苦女又問:“從這裏到了髻山去,相距有多遠啊?”鄰嬸答道:“有一百多裏遠。”
苦女再問:“那一裏有多少步啊?”
鄰嬸又回答說:“一裏有二百五十步。”苦女牢牢的記在心裏。
從這天開始,苦女每天晚上,安置父親入睡後,她就點燃一炷香,心裏默默的算著步數裏數,繞著院子,邊走邊磕頭,向神靈解釋自己身為女兒,因需侍候病重的父親,不能到山上去朝拜的原因。就這樣持續了半個多月,天天如此。
按照慣例,凡到每年的四月,王公貴族都會到了髻山去祭拜碧霞元君,以雞叫時上頭炷香為最佳。所以凡是上頭炷香的,經廟裏主持人的安排,必定是大富大貴的人家,平民是沒有這個份兒的。
一天,王宮太監張某前往廟裏進頭炷香。不想進入殿門,卻發現已有香火在爐中了。張某大怒,責難廟主:“這是怎麼回事?我出了錢,為何不把頭炷香的機會預留給我,卻又安排了別人?”廟裏的主持人也很覺得奇怪,說:“大殿早晨不曾開門,不知道這炷香是如何上的啊?”張某說:“這一次就既往不咎了,明天早上我再來上頭炷香,你一定要等我,再不可讓別人先上了。”廟主連連點頭稱是。
次日才四更天,張某就來到廟裏,但是進殿一看,爐中已經又有香火了!只見一位女子正伏地祈拜完,聽得人聲,一轉眼就不見了。
張某說:“神靈面前,難道鬼怪豈敢公然出現來作祟?這其中必定是有什麼緣由。”於是在二山門外,把剛才所見到的情形,告知各路香客,並詳細敘述其所見女子容貌衣飾。要求追查出來。
旁邊有一個婦女聽了,沈思了一陣,說道:“根據大人所述,這女子的打扮和形象,很可能是我鄰居家的苦女。”於是就訴說了這女子侍候病重的父親,在家為父親上香祈禱的事。
張某聽後感嘆說:“有這樣的孝女,難怪神也被感動了!”張某進完香後,就策馬前往那位苦女家,給與她厚厚的賞賜,並認她做了義女。不久這位苦女父親的病也好了。由於得到那位太監對她家的照顧,苦女的家境也有好轉。後來苦女嫁給一位富商做妻子,父女並全家的生活都很幸福。
正是:
眾生皆平等,
不分貴與貧。
上蒼重心地,
心誠格外靈。
(事據清代袁枚《新齊諧》)
發稿:2008年9月12日
更新:2008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