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常”,但是高尚的羊倌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陸文【明心網】蔔式,是西漢時代的河南人,以耕作畜牧為生。他與弟弟分家時不要田宅,只趕了百余只羊上山。
十多年後,他的羊群發展到一千余只,買置了田宅。而他弟弟則家產全敗。他又分給弟弟一半家產。
不久,漢朝與匈奴作戰,蔔式上書表示:願意把家財的一半,拿出來幫助邊疆戰爭。漢武帝派人問他:“你如此為國捐贈家財,是不是想當官?”蔔式回答:“我從小就以牧羊為業,對官場不熟悉,不願做官。”使者又問:“那是不是家裏有冤,要向上反映?”蔔式說:“臣生來就與人無爭,對鄉裏貧賤的人,就借貸給他;對作惡的,就教導他。所以,在我住的地方,大家都聽我的話。我哪有什麼冤仇?”使者再問:“既然是這樣,你是有什麼別的意圖呢?”蔔式說:“天子討伐匈奴,我認為:賢士應當持節赴死;有財者,應當輸資捐助。這樣才能很快的打敗匈奴,讓百姓安居樂業。”使者向皇帝匯報了他的回話,漢武帝就與丞相公孫弘議論此事,公孫弘說:“蔔式這人的行為,不正常,不符合人之常情。可能是個不法之徒。我們不能讓那些不法之徒,擾亂國家禮制。請陛下不要答應他。”皇帝於是沒給蔔式任何答覆。蔔式二話沒說,仍舊歸鄉放他的羊。
一年多以後,渾邪部族降漢,縣裏官費支出太多,倉府空虛,貧民流徙,都求救於縣官,而府中沒法全部供給。蔔式又拿出錢財二十萬,交給河南太守,供給貧民。河南郡府,上報了幫助貧民的善人名單。皇帝從善人捐款的名單裏,又看到蔔式的姓名,於是賞賜給蔔式四百個徭役民工。蔔式又把這四百個役民,全部送給了當地官府。
那時富豪們都爭相藏匿財貨,只有蔔式還想以財捐公。漢武帝於是認為:蔔式行善,堅持不懈,有長者風範,並沒有不良意圖,就召拜他為中郎(帝王近侍之官),賜他左庶長(第十等)之爵,以及良田十頃,並布告天下,作為天下人學習的榜樣。
蔔式不願做郎官,武帝說:“我在上林苑囿中,養有羊群,想讓你去放牧。”蔔式做了郎官,仍然穿著布衣草鞋,每天放羊。一年多下來,羊群增加了很多,而且豐肥可愛,潔白無比。皇帝經過他的羊圈,看後,大加誇贊。蔔式說:“治民也同此理。”武帝對他的話極為稱奇,想讓他做治民之官,就拜他為緱氏縣(今河南偃師東南)縣令,當地人都欽服他的管理,後又轉遷他為成臯縣(今河南滎陽汜水鎮)縣令,並領管漕運事宜。漢武帝認為蔔式質樸忠厚,又拜他為齊王太傅。
後來呂嘉反叛,蔔式又上書表示願意率他的兒子及齊人,首先參與討伐,又受到武帝的下詔表揚,通令天下。
(事據《漢書.蔔式傳》)
發稿:2008年10月28日
更新:2008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