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者去留,確與天災吉兇有關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陸文【明心網】少年讀書,見史書上講:賢者在位,風調雨順;賢者蒙難,災難頻生。筆者不信。後來年歲漸長,覺得史書所言,或許有理。如今年事已高,飽覽人世滄桑,更覺得史書所言,千真萬確。試想:中共當政,亂破亂立,戰天鬥地,大肆破壞生態平衡。無數好人賢者,換批挨鬥,百姓難活,好人難做。這不就是邪惡在位,災難頻生嗎?這也即是賢者在位,風調雨順,人民幸運的反證!
下面舉一則史實,來證明賢者當政,消除自然災害的事例:
任汝亮,明朝時的猗氏縣(在今山西臨猗縣南,猗讀衣)人,進士出身,曾任戶部主事。是一位賢德之人。他在彭城督運軍餉,一次渡河,上船時不小心,掉入水中不見了。隨同的仆人,跳入水中救他,也不見了人影。太陽偏西的時候,撐船的梢公,驚訝地大叫起來。過了一會兒,任汝亮和他的隨從,一起忽然躍出水面,神態安詳。有人詢問他溺水時的情形,他說:“好像有一根巨大的木頭載運著,由一位船夫用纜繩,牽著木頭,送我們渡河,水深達一百多丈。”人們聽後驚訝不已,認為是神人救了他們。
他在即將去泉州任知府的時候,泉州發生了大旱災,己有數月。人們祭請九鯉湖神占蔔,神向人們預示,必須等到新知府來了才會下雨。當時,任汝亮剛剛進入武夷地區,有位鄉紳向他稟告了占夢的情況,他便加快了行進的速度。
任汝殼身邊的侍從勸他說:“從天幹地支來看,此時到任,兇多吉少。您應晚些時日,再去上任才有利。”他卻說:“農民們可憐兮兮地盼望著豐收,神又預言新知府上任後,當地才會下雨。我不能延誤時日,苦害了百姓!假如有什麼災難,我太守一個人承擔。”於是,他快馬加鞭,日夜兼程。他到達了泉州時,果然大雨立即傾盆而下。
又過了三個多月,有一牧童進入山中,經過一道峽谷,看見一塊山石上的紋理好像文字,便將那塊大石,從隱蔽處搬了出來,擦去苔蘚,瀏覽了一遍,上面寫道:“新太守上任,巨雷辟開石頭,神聖的泉水噴湧而出,看到它精神堅強,吃了它身體無病,應該傳揚,應該歌頌,這是一位好太守。”郡中的百姓,都爭相前來觀看,如果有人生了病,只要喝一口泉水,立即就會痊愈。
但是,後來朝廷考察政績,任汝亮受到奸佞們流言蜚語的中傷,被調任興國州知府。這一泓泉水,也就幹涸了。
當地的百姓非常留戀他!
(事據明·朱國幀《湧幢小品》)
發稿:2008年11月28日
更新:2008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