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不重名利 儉省節約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清言

【明心網】楊綰,字公權,是唐朝中期華州華陰人,幼年喪父,家境貧寒,侍奉母親恭敬,性情沈靜,不重名利,以儉省節約的美德而出名。

楊綰不喜揚名,年輕苦讀時,每當有所撰述,並不拿給別人去看。後來參加殿試,名列第一,被任為右拾遺。

楊綰幾次升任中書舍人,按照當時的舊例,任舍人時間長的人稱為閣老,可以拿走官署俸料錢的五分之四。到了楊綰這裏,他一點都沒有拿,將錢全部平均分給了舍人。

皇帝也了解楊綰的為人,非常敬重他,授任其為中書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士人紛紛在朝廷互相慶賀,楊綰堅決辭讓,但皇帝沒有允許。

去拜訪楊綰的人,楊綰都與他們清談終日,從不談及名利。來人如果為了私事求他,聽了他的話,必定會內心慚愧而停止。

楊綰非常儉省節約,他從不過問生計之事,俸祿全分給了親戚故友。當時的禦史中丞崔寬非常奢侈,在城南建造了一所別墅,裏面亭池樓閣富麗堂皇,在當時首屈一指。在楊綰被升任為宰相的當天,崔寬便派人去拆毀了。還有京兆夷黎幹,平時出入隨從的車馬有一百多,這時也立即減少,只留下了十多個騎兵隨從。中書令郭子儀在?州行營,正舉行大宴會,授任楊綰為宰相的詔書一到,他立即將宴會的音樂撤去五分之四。

史書上說像這樣聽到消息而自覺變的儉省節約的,不可勝數,這都是楊綰的威信和儉樸的美名所致,當時的人都將楊綰比作東漢“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暗室慎獨”的楊震、西晉“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和東晉良相謝安這些有德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