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一葉知秋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成語“一葉知秋”源自《淮南子·說山》。“嘗一臠肉,知一鑊之味;懸羽與炭,而知燥濕之氣: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論遠。”
意思是說,只要嘗一口鍋裏的肉,就可以知道整鍋肉的味道如何;懸掛羽毛和木炭,就可以知道空氣中濕度高低的變化。這就是事物可由小看大的道理。看見一片葉子落下,就可以推知秋天已到,一年快到盡頭了;看到瓶裏的水結冰,就知道天氣有多麼寒冷。這就是事物可由近觀遠的道理。而“一葉知秋”這句成語就是從這裏演變而來,比喻由局部、細微的跡象,就能推知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
發稿:2007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