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不慕權位 受譽知辭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智真

【明心網】東漢光武帝劉秀在位時,桓榮被任命為議郎,教授太子讀書。桓榮博學敦厚,光武帝對他十分滿意。

桓榮此時年已六十,從前他在九江自辦學校,招收的弟子有幾百人。他的弟子何湯被提拔為虎賁中郎將,正是由於何湯的推薦,光武帝才征召桓榮的。何湯在老師入朝第一天便提醒他說:“治學和為官是截然不同的。治學講究嚴謹、認真,而為官卻在乎通融、應變,老師有此機遇,當不可太固執了。”

桓榮一聲未吭,何湯又說:“皇上雖為明君,卻也喜歡奉承喜言,太子更不可得罪,老師不要對他過於嚴厲。”

桓榮聽他說完,不高興的說:“你為我的弟子,難道還不了解為師嗎?為師一生治學,最愛君子之道,本無意為官。今見天下大治,天子聖明,這才應召的。你為官不久,竟學會了官場的權術諂媚之道,還以此教我,我真為你感到痛惜啊。”

桓榮於是辭官,光武帝卻不批準,和桓榮交談數次之後,光武帝連連稱贊他說:“你說的太好了,得到你,是國家的大幸,只是太晚了些。”

他當即任命桓榮為博士,不料桓榮卻堅決推辭,口說:“臣無德無能,陛下一時心喜,就任我官職,未免失之草率。若論學問,臣不及同學郎中彭閎、揚州從事臯弘,陛下還是重用他們比較合適。”

光武帝感慨說道:“讀書人雖口不言利,言不好名,然而又有幾人能真正做到呢?你是個難得的君子,自我謙虛不說,還能薦舉別人,不慕權位。”於是堅持讓他擔任博士之職,還提拔彭閎、臯弘做了議郎。

彭、臯二人向桓榮致謝,桓榮卻不讓他們進自己家的門,他派人傳話說:“天子聖明,才會重用你們,與我何幹呢?要謝,你們當謝皇上,勤於政事,為國盡忠,這才是你們該做的。”

一次,光武帝到太學視察,正趕上各位博士在爭論不休,不少人爭的面紅耳赤,嘴裏滔滔不絕,惟有桓榮言辭溫和,也少有不敬之色。光武帝對隨從自己的官員說:“有理有敬,這才是儒士本色,只有桓榮做到了。”

光武帝幾次要提升桓榮的官職,桓榮都辭謝說:“陛下垂愛於臣,是臣的萬分榮幸。臣於國並無大功,若貪譽而受,必讓陛下遭人非議,說陛下任人不公。這樣陛下有嫌,而臣亦難堪了。”

太子經學有成,學業精進,桓榮喜在心頭,卻要求辭去太子師傅的職位。他幾次上書光武帝:“臣蒙陛下厚愛,有幸教導太子,今日太子憑其聰慧,經義皆通,臣理當辭歸。”

有人勸他不該請辭,且說:“為太子之師,此乃榮耀之本,他日太子登基,其榮更不可估量。他人求之不來,你何以輕輕棄之?”

桓榮回答道:“似你多思,我又何以能任太子之師呢?正因此職榮寵,我才不敢戀據。”

太子劉莊後來即位,為漢明帝。漢明帝深敬桓榮,“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漢明帝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他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桓榮去世時,漢明帝親自穿起孝服,為其送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