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明進退 淡名利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範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國宛縣(今河南南陽)三戶(故址在今河南淅川縣西)人。

在吳越之戰中,越王勾踐被困會稽。範蠡得到了勾踐的重用,範蠡凡事必順天道,勵精圖治輔佐越王二十余年,終於消滅吳國雪會稽之恥,觀兵中國,號稱霸王。範蠡的功名當時如日中天,範蠡認為越王可以共患難,但不可以共富貴,於是自己拋棄了功名利祿,乘船飄海到了齊國。

範蠡在齊國隱姓埋名,自稱“鴟夷子皮”,在海邊和兒子們勞苦耕作,沒有幾年,就積累了數十萬家產。齊人仰慕範蠡的賢能,於是要拜他做國相。範蠡嘆息道:“住在家裏就積累千金財產,做官就達到卿相,這是平民百姓能達到的最高地位了。可是,長久享受尊貴的名號並不吉祥。”於是辭相散財,再次悄然離去。

範蠡來到了陶地,認為這裏是天下的中心,交易買賣的道路通暢,於是在此定居,不長時間,又積累了很多財富,人稱“陶朱公”。

範蠡順天道,明進退,視功名利祿為身外之物,在榮華富貴面前並沒有迷失,沒有被錢財和功名所左右,反而能夠重德行善,屢次散盡家財施濟貧困,既救助他人又保全了自己,司馬遷稱贊他是“富好行其德者”。

其實,富不富有並不是單純靠人的爭搶和努力所能夠決定的。法輪大法李洪志老師告訴我們要“富而有德”。其實只有有德才能有福份,古人講的樂天知命、行善積德,說的一點都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