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惜時節用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東晉明帝太寧三年(公元325年)五月,朝廷任命廣州刺史陶侃為荊州刺史。陶侃到任後,非常珍惜時間。他常說:“大禹那樣的聖人,尚且珍惜每一寸光陰,我們平庸之輩,就更要珍惜每一寸光陰。人活著應該有所作為,怎麼能自暴自棄呢?”
陶侃的僚屬中,有的人飲酒賭博,荒廢政務,陶侃派人把他們的酒具和賭具都投入江中,並對他們嚴加責罰。有人饋贈陶侃禮品,陶侃總要先問清禮品的來路。如果禮品是饋贈人自己的勞動所得,即使價值微薄他也喜歡,並且還要回贈這個人價值是禮品三倍以上的東西。如果禮品來路不正,或者屬於民脂民膏,陶侃則嚴加斥責,決不接受。
一天,陶侃外出巡視,路上看到一個人手裏拿著一把未成熟的稻子。陶侃叫住這個人,問他拿稻子幹什麼。那個人回答說:“我路過一片稻田,隨手摘了一把拿著玩兒。”
陶侃大怒,斥責他說:“你不是種田人,就可以毀壞別人的莊稼嗎?”
說罷,他馬上讓侍從狠狠責打這個人。百姓們得知此事,更加擁戴陶侃。
陶侃派人打造船只,他把鋸下來的木屑和竹頭都收集起來並派專人保管。他的僚屬都不解其意。元旦那天,僚屬們在州府聚會。雪後初晴,州府門外的道路泥濘難行。陶侃讓人把木屑拿出來鋪在路上,人走在上面又幹爽又舒服。
東晉穆帝永和二年(公元346年)十一月,大將軍桓溫率兵攻蜀,急需竹釘打造船只。陶侃把庫存的竹頭拿出來,使桓溫解了燃眉之急。
出自《資治通鑒》
發稿:2006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