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端忠義持節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唐初時大理司直夏侯端在兵馬護送下奉命到各州縣傳遞檄文,有20多個州縣派使者到長安表示歸附大唐。夏侯端走到譙州時,由於汴州和亳州向王世充投降,他返回長安的路被切斷了。夏侯端被困在沼澤中,糧食快吃完了,而他的兩千多士兵仍然跟隨他。夏侯端殺了馬匹犒勞士兵,流著淚說:“我身奉王命,必須持節自守。你們都有妻兒老小,不必效仿我。長期困在這裏,難免一死。請你們砍下我的頭獻給賊人,你們一定會得到富貴的。”
士兵們淚如雨下,說:“夏侯公不是什麼皇室宗親,為了忠義卻要犧牲自己。我們雖然地位卑微,但都有良心,怎麼能害了夏侯公去求得自己的私利呢?”
夏侯端說:“既然你們不忍心殺我,我就自刎。”
說著,他拔出劍,卻被士兵死死抱住。大家在沼澤地中艱難的行走,他們既要忍受饑餓的折磨,又要對付王世充軍隊的追殺。五天後,跟隨夏侯端的士兵只剩下52人了。一路上,夏侯端始終手持作為使臣信物的旌節。當時河南除了杞州外,都是王世充的勢力範圍。杞州刺史李公逸派兵迎接夏侯端,王世充也派人用官職收買他。夏侯端當著王世充使者的面燒了王世充的詔書,怒斥道:“我是天子的使節,怎麼能接受賊人的官職?除非殺了我!”
他取下旌節上的旄藏在懷裏,把刀插在節竿上,披荊斬棘,晝夜兼程,返回長安。隨行的士兵有的被虎狼吃掉,有的墜崖溺水,活著的只有20多人,個個鬢發脫落,全沒有人樣。夏侯端覲見李淵,絲毫不提一路的辛苦,只是抱憾自己沒有完成使命。
(選自《資治通鑒》)
發稿:2006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