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重陽節談賞菊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唐代可謂是無菊花就不能過重陽,不插茱萸不過節了,甚至有人認為菊花是中國的國花,宋朝人還稱菊花為“延壽客”,茱萸為“避邪翁”呢!(鐘文友提供)

◎善舒 整理

【明心網】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就反映了古人過重陽宴飲友人,賞菊的風俗。

農歷九月是菊花盛開的季節,俗稱“菊月”,所以重陽節也叫“菊花節”或“菊節”。重陽賞菊是由來已久的習俗,晉陶淵明可說是菊花真正的知己,他常在澆灌時對著菊花祝禱∶“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同來。”說也奇怪,那年九月九日菊花果然一起開放,親朋好友也不約而同在重陽節前來賞菊。因此,後人便把陶淵明視為九月的菊花神。

古代,重陽節的活動很多,既要登高遊宴,又要賞菊賦詩,還想騎射遊獵,一天的時間是不夠用的,因此就把重陽節提前到九月八日開始,或延後到九月十日,所以重陽不是一天,而是兩三天。

另《歲時雜記》上載∶“都城重九後一日宴賞,號‘小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詩雲∶“昨日登高罷, 今朝又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說的就是九月十日小重陽的風俗,並借菊花兩遭重陽來暗喻黎民百姓生活的窮困。唐代可謂是無菊花就不能過重陽,不插茱萸不過節了,甚至有人認為菊花是中國的國花,宋朝人還稱菊花為“延壽客”,茱萸為“避邪翁”呢!

如果說唐代沒有菊花就不能過重陽,那麼,宋代的重陽節完全可說是賞菊節或菊花節了。宋代重陽詠菊詩詞更是多不勝數,最著名的莫過於女詞人李清照的《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端老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廉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據說菊本是“鞠”字,是窮之意,即一年的花事至此已經窮盡了。九月深秋,草木綠意不再,百花落盡,唯有菊花迎著秋風秋雨怒放,唐皇甫冉∶“燕知社日辭巢去,菊為重陽冒雨開。”所以在一片蕭瑟的秋景裏,菊花是唯一的點綴。宋蘇東坡∶“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說的是菊花雖然枯萎了,花瓣仍高傲得挺立於枝頭,絕不飄落於地。因此,古人把菊花比喻為不趨炎附勢、不同流合汙的隱士,與竹、蘭、梅合稱為“四君子”。

飲菊花酒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因花期長,被稱為長壽之花。原產於我國,傳說在神農氏嘗百草時,就把它列為藥物。根據《西京雜記》記載∶“菊華舒時,並采莖葉,雜黍米釀之,至來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飲焉,故謂之菊華酒。”意思是說古代釀菊花酒需在當年的重陽這天,采集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雜在黍米當中釀制,然後放至次年的重陽節就可以開醰飲用。

陶淵明九日詩中也提到∶“酒能袪百慮,菊能制頹令。”所以重陽飲菊花酒,菊酒與九九諧音,喝菊酒可以延年益壽,活得更“久”。按中醫的說法,菊花酒有明目、治頭昏、降血壓,有減肥、輕身、補肝氣、安腸胃、利血氣之功效。

早在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就有服食菊花瓣之說。魏時曹五曾在重陽贈菊給鐘蹈,祝他長壽。晉葛洪《抱樸子》中記載了河南南陽山中人家,因飲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壽的事。梁簡文帝《采菊篇》中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濕沾羅懦。”之句,當時就有采菊釀酒之舉。到了明清時代,菊花酒依然盛行,在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種草藥,其效更佳。明高濂《遵生八箋》中就記載,菊花酒是盛行的健身飲料。

歷代許多詩人都喜歡在九月菊花盛開時,賞菊飲酒。李白喝的酒是“攜壺酌流觴,菊搴泛寒榮”;杜甫喝的酒是“明日萬條盡醉醒,殘花爛漫開何益”;白居易喝的酒是“黃花助興方攜酒,紅葉添愁正滿階”;杜牧喝的酒是“別後東籬數枝菊,不知閑醉與誰同”,秋天的菊花,真是美若醇酒,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