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萬花筒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何乃健【明心網】(1)在北國,春天是噴濺出來的。
大地以綠野舒展的每一片翠葉,開懷暢飲了整個夏季溫暖的陽光,然後在秋季慢慢地將金色的光芒細細地反芻,以便在漫長的冬季裏,躲在皚皚的厚雪之下,將咀嚼過的陽光充份地消化、分解、吸收,然後組合成姹紫嫣紅的生命之火。趁著冰雪消融的那一刻,破土而出,像火山噴濺的溶巖,在千裏鶯啼中瀉遍大地每個角落。
在熱帶,春天是醞釀出來的。
別以為熱帶只有旱季的酷熱,雨季的沁涼,只要懂得醞釀,熱帶可以四季都是春天。每顆心靈深處都埋藏著一個酒壇,蕉風椰雨都可以化為釀酒的葡萄與高梁;而釀酒的酵母,就是心中的夢,生活的信念,以及對理想的向往。荒唐萎靡的夢,在心中傾出來的是汙染的大氣;陰郁灰黯的夢,發酵之後變成連綿的雨季;只有積極開朗的夢,可以醞釀出香醇的酒,醞釀出醉人的春意。
(2)為什麼沙漠沒有春天?
茫茫大漠只懂得強調自我,每次驟雨帶來的水份,都被私心很重的沙丘,迅速的吸納到地層的最深處;沙漠表層的植物,由於無法獲取足夠的水分,都枯萎雕殘了。
春天會到來的,只要沙漠的胸襟像綠洲那麼坦蕩,讓每顆有潛質的種籽都有機會萌芽,讓每一根草,每一棵樹都能自由紮根,讓地下水供給每一條須根公平分享。
(3)散文家張秀亞說:
春天是珠圓玉潤的小詩
夏天是管弦噪切的歌劇
秋天是一篇優美的神話
春宵確實像小詩一樣,在簡短的詩行中,凝聚了玲瓏剔透的意象。 小詩迷人的力量,來自畫龍點睛的詩眼和佳句;春宵迷人的力量,來自含蓄的隱喻:青春短暫如春宵的夜露,在嫩禾上熠煜晶瑩。雖然,這些露珠在朝陽升起之後,都消失了蹤影,然而,在秋天的豐收裏,露珠上閃爍的陽光,全部凝聚於稻穗裏,互相輝映。
(4)多年前閱讀陳之藩的散文〈在春風裏〉,很喜歡文末這一段話:
[因為有春風,才有綠楊的搖曳。有春風,才有燕子的回翔。
有春風,大地才有詩。有春風,人生才有夢。]
當年血氣方剛,年少氣盛,內心的夢與激情,都匯流入這首小詩裏:
鞭炮懷著革命的熱情
炸碎自己
讓血肉繽紛如落英
覆蓋雪路的泥濘
多年之後,重閱〈在春風裏〉以及當年的小詩,感慨萬千,草草寫下一段感言:
兒時,只懂得從年糕裏找尋春天的味道,
年少時,誤信能為春天引路的,是喧嘩的鞭炮。
而今,我才深悟輕柔的鳥囀,把春天喚醒,
在春風裏,我只期盼自己是默默垂柳的綠條。
(5)臺灣旅美作家喻麗清,在〈春天的意思〉這篇小品文裏,有一段親切感人的對話:
[女兒對我說:[我喜歡春天。你知道為什麼?]她笑得好神秘:因為春天是你的生日。]
我在孩子十歲生日那天,寫過一篇小品文,題目是〈日日是生日〉。我在這篇文章裏也有一段對話:
[我體內千千萬萬個舊細胞在夢中死去,像死去的昨日;我體內千千萬萬個新細胞也在夢中生長,帶著新的活力,像初升的朝陽。對於這些新細胞,每個新的日子,就是他們的生日。在無窮的大我身上,小我就像小小的細胞一樣,每天都有新的生命蒞臨、生長、茁壯。既然小我與大我渾然一體,所有新生命的生日,就是我的生日。]
憑著日日是生日的信念,我每天清晨都懷著感恩心提醒自己:不管今天是陰天或者晴天,在我心裏每一天都是春天。微笑綻放著春天的花瓣,溫和的言語徐流著春天的活水,舒暢的胸懷倒映著春天的煦陽,積極的人生觀蘊蓄著等待春耕的期盼。 生命的要務,就是幫助每顆心靈,像長綠植物一樣,在春風裏招展!
(6)無數個春天隨著星升星沈而被時間的激流沖走了,無數個春天的歡愉與哀思,經過詩人的吟誦與推敲,竟脫胎為永不雕蔽的珊瑚。
唐人岑參的〈山房春事〉這首七絕裏,蕭條春事於千載之後,仍然彌彌著悠遠的輕愁:
梁園日暮亂飛鴉
極目蕭條三兩家
庭樹不知人去盡
春來還發舊時花
在荒蕪的廢園裏,春花雖與舊時無異,然而賞花的雅士已消逝無蹤。以花喻人,懷才不遇的無限悵惘,溢於言外。
同樣以春景入詩,宋人徐俯的七絕〈春遊〉,就顯得開朗豁達,令人感到溫暖:
雙飛燕子幾時回
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
小舟撐出柳蔭來
春遊時遇雨,避雨時又為斷橋所阻,正當遊人內心充滿了沮喪與失望的那一刻,一只小舟驀然從柳蔭深處款款搖櫓而來,為遊人引渡。這首七絕其實就是人生的縮影:在重重波折中只要不自暴自棄,在期待中往往會出現意想不到的驚喜。
(7)我看過這麼一幅畫:
炸毀的坦克履帶裏開滿了迎春花,
殘缺的炮臺上爬滿了長春藤,
深陷的彈坑綻滿了三色堇,
生銹的鐵蒺藜繞滿了艷麗的蔦蘿,
這幅畫使我想起法國作家羅曼羅蘭的一段話:
秋天引起腐爛,冬天破壞、凍結,並且無情的迫使未來的種籽瑟縮,然而春天會把這一切統統帶走--一切遺憾、一切失望、一切痛苦。
發稿:2006年1月4日
更新:2006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