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問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莫小米【明心網】一個14歲的少年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並受到媒體的廣泛關註。
了不起的事是這樣的:他被三個與他年齡相仿的少年綁架,他們要向他父母勒索,還聲稱如搞不到一定數額的錢便要弄死他。三人中有兩個比較兇殘,某晚那兩個外出“活動”,讓另一個看守他。他趁機對較為善良的那一個展開心理攻勢,正面的反面的例子說了一大堆,終於將那一個說動,哭著棄他而去。他也趁機逃脫,並報了警。
這恐怕是當時他可能爭取到的最好的結局了,他在保住了自己生命的同時中止了那三個少年的罪惡,事實上他拯救了四個未成年人。但這裏我想說的是他受到媒體關註之後的事。
當地電視臺想通過這一事例做一檔有關素質教育的節目,組織了大大小小一批學生來和他對話。
一個不足十歲的小學生說:你真勇敢,但那時你害怕嗎?
他立即回答:怕呀,我怕自己這麼小就要死了,我怕自己再也見不到父母同學了。因為很害怕所以要想個辦法逃出去呀。
一個十五六歲的中學生問:老師平時對你的教育在那時起到作用嗎?
他想一想說:沒有。
一個二十多歲的大學生問:經過宣傳你也許將成為小英雄,你將怎樣面對角色的變化?
他想了好久說:不知道。
該電視節目的制作人事後備感困惑。他說為什麼,年齡越小提出的問題反而越接近事情的本質?他說為什麼,年齡越長受教育越多,所想的反倒離生命的本質越來越遠?
發稿:2004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