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望洋興嘆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一鬥【明心網】在古代,黃河之水滔滔不絕,灌溉著兩岸的土地,孕育了中華文明,因此黃河被稱為神河。
有一年,秋雨使所有的河流暴漲,百川都匯進了黃河,黃河變得更加洶湧而寬闊,兩岸與河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分辨不清。於是黃河河神洋洋自得,認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他順流而下,一直來到北海。他向東望去,卻看不到北海的邊際。於是河神收起了得意洋洋的表情,望著汪洋大海對北海海神感嘆道:“原先我自高自大,以為誰都比不上自己,今天我看到你這樣廣大,無邊無際,今天我要不來這裏,我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的無知。”
北海海神說:“我在天地間也只是大山裏的一個小石頭,四海在天地間也就是糧倉中的一粒米,我又有什麼廣大的呢?”
“望洋興嘆”比喻因為自己力量太小而感到無可奈何。
(出自《莊子·秋水》)
(正見網)
發稿:200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