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的距離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古典(Classic)一詞,源於古羅馬上層階級使用的拉丁語Classicus。這個充滿動感的詞匯,包含著和諧、高雅、典範、完美等多層解釋,帶有均勻、節制、淳樸以及返璞歸真的原始人類思想。古典,是人們為追尋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為典範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思潮和流派。它所表現的情節、環境,都能給人一種莊嚴而又崇高的感覺。可以這樣說,古典,充分地體現了人類理想中生活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
人們常常聽古典音樂,閱讀古典文學名著,觀看古典時裝表演,欣賞古典繪畫展覽……自以為已經聽懂了古典,理解了古典,自以為古典就是家中豢養的一只寵物小狗。其實不然,真正的古典,已經時過境遷。
古典,起碼在一百多年以前,就已經離我們遠去。其實,人們只要明白自己對古典的一知半解,自己對古典的生疏與隔膜,也就能夠理解為什麼保羅·莫裏埃、裏查德·克萊德曼這些所謂的大師,竟然肆無忌憚地將古典音樂改變成小品,再添加上強烈聽覺刺激的打擊樂。我們錯誤地以為這種滑稽的表現形式就是重返古典對古典全新的詮釋,其實它與真正的古典精神是背道而馳的。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許多人家擺滿文物古董、古典書籍便自以為是擁有了一種珍惜、收藏古典的高雅的情趣,自以為這樣會對自己的生活品位有發酵作用。其實,這只是為了作為一種家居的裝飾,與古典無關。
歲月是一位和藹可親的雕刻師,它將古典雕塑得越來越讓人們喜歡,越來越讓人們著迷。所以,古典被人們附庸風雅,被各取所需,被塗抹上了斑駁或金色的油漆,淹沒在一片強勁的音響之中。
也許,古典確實離人們過於遙遠,以至尋找不到。無論如何模仿,那個時代的精神都已根本不可能完完全全地在今天重現。但我們可以感受,只是得將那扇早已銹跡斑駁的心靈之門重新擦亮,並且徹底打開。
聽古典音樂,看古典繪畫,讀古典書籍,這些都是一種非常純粹的心靈的洗禮與享受,只適合在萬籟俱寂的夜晚,一個人呆在家裏,品著有綠意飄浮的清茶。而不是展覽在歌廳舞廳或其它什麼聲色犬馬的齷齪地方。
古典,難以融入哪怕是最好的美酒或者咖啡。古典,不是泛濫的激情,不是嬉笑怒罵,它只是一種細膩、柔和以及和諧。這種和諧讓人走進去,讓人們被各種膨脹的欲望經久燒烤的心靈稍稍平靜下來,能夠稍稍舒緩一下。
古典已成為一種象征,人們無需去聽懂它,讀懂它,它只讓我們彼此感受、體味。
發稿:2004年4月19日
更新:2004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