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 神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如果說眼睛是心靈之窗,那麼眼神則是這扇窗裏所展現的內容。人們對自己的心靈之窗所展現出的內容,可以通過他人的那扇窗戶,窺見其情緒、態度、心地與性格。一個胸襟坦蕩的人,眼神如無雲之蒼穹;一個心地純善的人,眼神如澄澈之湖水;一個誠實的人,眼神如晴空之朗月;一個機智的人,眼神如夜空之燦星;一個城府深嚴的人,眼神如蔽日之雲翳;一個狡猾的人,眼神如出洞之黠鼠;一個兇殘的人,眼神如蛇口之血舌……,人也許可以用言行來掩飾自己的內心世界,但要想徹底關閉心靈之窗,不讓他人看見窗裏的任何內容,恐怕不大容易。
人們可以從父母的眼神裏讀到慈祥與疼愛,可以從異性的眼神裏讀到愛慕與欣賞,可以從朋友的眼神裏讀到親切與友善,可以從上司的眼神讀到自大與傲慢,可以從下級的眼神裏讀到尊敬與恭順,可以從乞丐的眼神裏讀到求助與哀憐,可以從某些人的眼神讀到懷疑或戒備、敵意或仇恨、淫邪或貪婪……有些眼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有些眼神則讓人產生聯想:憤怒者的眼神會使人聯想起舔舔的火舌,嫉妒者的眼神會使人聯想起冷冷的刀光,貪婪者的眼神會使人聯想起饑狼餓虎,諂媚者的眼神會使人聯想起被縛的羔羊……一個高高在上的人所能看到的眼神,多為尊敬、崇拜、羨慕、諂媚、乞憐或是真假難辨的忠誠;而一個普通百姓所能看到的眼神,可能有友善、愛戀、信任與真誠,也可能有傲慢、冷漠、冷酷、輕蔑、兇暴與殘忍……
然而在當今這個重利輕義的時代,如果說他人的眼神是一個人身份地位的鏡子,倒也算得上恰當的比喻。這也許是最令人悲哀之處。社會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人們多一份良善則多一份回報。心靈的內在美,才會帶給他人關懷溫暖的眼神,並得到同樣的回報。
發稿:2004年4月6日